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6月5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即時新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06-05] 氣象學家看《後天》發警告

【文匯專訊】當最新公映的美國科幻影片《後天》在中國氣象局禮堂放映時,不大的禮堂座無虛席。這些觀眾大多是氣象局的工作人員和家屬,其中就有與影片中的科學家傑克.霍爾一樣研究氣候系統模式的國家氣候中心的研究人員.

 「影片中聳人聽聞的可怕描述並非毫無根據。根據預測,未來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可能上升1.4至5.8攝氏度,成為近1000年來增溫最快的時期。而氣候變暖最終會導致嚴寒。」氣候專家董文傑說:「《後天》通過一系列的災難表現全球變暖和氣候嚴寒之間的因果關係。這對普通觀眾或許不太容易理解,但氣候學家對此卻再熟悉不過。」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紹武在最新的學術報告中提到,目前一個關於氣候突變成因的說法是,全球變暖將使冰川融化,沖淡北半球高緯地區的海水,令其溫度和鹽度降低,造成海洋環流熱量輸送放緩甚至停止,北半球中高緯地區無法從低緯度的海水中獲得熱量,最終導致地區氣溫下降。

 人類離這樣的災難有多遠?王紹武認為,雖然地球歷史上發生過類似的寒冷氣候,但過程相當漫長,而目前海洋溫鹽環流的減弱程度遠低於過去發生類似氣候突變的時期,因此,短期內發生氣候寒冷突變的可能性不大。「但人類決不能因此放鬆警惕。」董文傑說,「氣候演變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要經歷幾千年,甚至幾萬年才會看出它的顯著變化。一旦演變達到一定程度,氣候就會突變,那時人類將受到迅猛打擊。」

 世界氣候組織提供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不斷增加。「要防止氣候突變帶來的災難,必須建立起完善的預警和應急機制,長期跟蹤和模擬氣候變化,盡可能準確預測這種變化,制訂防範措施。」

 中國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羅勇認為,中國應從國家安全的高度,加快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盡快實施氣候觀測系統計劃,獲取氣候變化的第一手資料,加快中國氣候系統模式的開發,提高對未來氣候變化趨勢及其影響的預估能力。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往上】 【下一條】 【關閉】
即時新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