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八駿
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新加坡政府居安思危,保持憂患意識,明確經濟轉型方向和目標,採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大膽改革創新,並取得驕人的成績。香港政府須借鑒新加坡的成功經驗,改變思維,轉變經濟模式,否則將會在激烈的競爭中成為輸家。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2005年8月22日新加坡國慶遊行時發表演講,指出新加坡必須轉變經濟模式,實現改革創新,否則將會在全球經濟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成為輸家。李氏披露新加坡政府將在該國沿海地區發展「商業金融中心」,同時,將發展製藥業和生物科技產業以因應電子行業遷往中國和馬來西亞。李顯龍強調新加坡經濟轉型關鍵在於「創新」。他說,新加坡長久以來一直依靠高效清廉的政府形象吸引外資,目前應向培養創新能力的方向轉變。
新加坡在上世紀70-90年代創造了足以同香港媲美的經濟奇跡,也同香港一樣在世紀之交面臨新的經濟轉型。不同於香港的是,新加坡政府對經濟轉型的方向和目標十分明確,政策和措施非常有力。
也許有人會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對於香港經濟轉型的方向和目標也十分明確,君不見七八年來特區政府一再指出香港要向知識經濟轉型?然而,關鍵不在於說而在於做。七八年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關於經濟轉型,抽像的目標和口號多,具體的規劃和方案少。尤其關於是否需要拓展高科技製造業,特區政府的觀點一再搖擺,政策和行動更乏善可陳。
從1990年初以來,我一貫主張香港必須適當拓展高科技製造業。無論是由第二產業為主的「工業經濟」向第三產業為主的「服務經濟」轉型,抑或再進一步向知識經濟轉型,在香港,高科技製造業都是不可或缺的。為了澄清那種以為香港地小人少成本高而無法拓展高科技製造業的錯誤觀點,我多次以新加坡的成功經驗為例。
新加坡同香港一樣是都市經濟,但面積和人口只相當於香港的三分之二,上世紀60年代開始發展製造業的條件不比香港在上世紀50年代開始發展製造業的條件強。《李光耀回憶錄—經濟騰飛路(1965-2000)》中文版第4章以《絕處求生》為標題,描寫了新加坡積極吸引美國等發達國家跨國公司投資以建立新加坡製造業尤其高科技製造業的經驗。在第4章引言中,李光耀說:「儘管我們缺乏國內市場和天然資源,我們一定要提供條件讓投資者能在新加坡成功營業,有利可圖。」於是,裕廊工業區雖小,卻薈萃了全球一流製造業跨國公司;製造業成了新加坡經濟起飛的龍頭,並一直是新加坡經濟重要增長點之一。
製造業在上世紀50-70年代也擔當了香港經濟起飛的龍頭和重要增長點之一。大體從上世紀80年代中開始,香港勞動密集型製造業面對本地高工資、高地價壓力而選擇大規模「北遷」,但同樣面對本地高工資和高地價壓力的新加坡製造業卻堅持向高科技轉型。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統計,1985年全球按高科技製造業產品出口額排名,新加坡是第十一位,香港是第十五位,差距不大;但到了1998年,新加坡躍居全球第五位,香港卻跌出全球25名以外。
今天,製造業占新加坡GDP的比重超過四分之一,最新的數字是29%;香港的卻不足5%。香港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雖超過85%,較新加坡的約61%為高,但缺乏高科技製造業依托,香港服務業相當一部分是低科技、低增值行業。
儘管新加坡製造業水平顯著高於香港,但是,新加坡政府沒有自滿,反而居安思危。進入新世紀,新加坡政府明顯感受經濟全球化帶來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新加坡不僅繼續面對傳統的競爭對手馬來西亞,而且開始承受來自中國、印度及其它國家的競爭。幾十年來,積極吸引外資尤其發達國家資本是新加坡經濟發展的戰略方針。如今,面對越來越多的外資尤其發達國家的資本爭相投資中國、印度,新加坡政府不得不深思新加坡如何保持對外資的吸引力?
正是在如斯背景下,進入2005年,新加坡政府毅然決然地打破幾十年禁賭的傳統,宣佈引進外資、開設賭場以促進旅遊業。對此,李光耀在2005年3月30日香港「Citibank領袖典範巡禮」開幕式午餐演講時向媒體和聽眾做了披肝瀝膽的解釋。在同一場合,李光耀回答記者關於新加坡製造業的問題時,坦承或許15年後製造業在新加坡的處境會比較困難,但仍然表示新加坡政府正致力於推動高科技製造業進一步發展。
有一位新加坡商界領袖為慶祝新加坡國慶撰文,稱「憂患意識」是新加坡的「國魂」。香港在經歷了長達七八年經濟轉型困頓後也應當具有「憂患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