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據新華網報道,在剛剛於長春結束的第六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上,來自52個國家的102名選手不約而同地提到了自己國家的人民對北京奧運會的關注和由此引發的對漢語及中國文化的興趣。部分專家分析認為,我國應抓住這一難得機會,使漢語在更短時間和更大範圍得以推廣,以進一步擴大中國的影響力。
北京奧運會引發新一輪「漢語潮」
在第六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現場,來自波蘭的袁月盈(中文名)表示,她很想成為北京奧運會的外國志願者,借助自己良好的漢語為奧運會上的波蘭運動員服務。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三年級的夏克斯(中文名)說,為了能夠在北京奧運會上看澳大利亞的跳水運動員得獎牌,他做了很多準備,其中之一就是加快學漢語的速度,因為要到中國去,必須懂得一些漢語,否則與人溝通會困難。
一些外國學生介紹,2008年奧運會激發了他們身邊很多人學習中文的熱情,夏克斯說:「我明顯感覺到,從兩年前開始,身邊學漢語的人越來越多了,甚至可以用'很熱'來形容。」他們學習的目的也和過去有所不同,除了想通過掌握漢語獲得更多的就業和經商機會外,對中國文化的認知也越來越成為外國人學習漢語的重要原因。
一些人,尤其是年輕人通過學習漢語已經開始對中國文化感興趣。來自美國的江漢生(中文名)告訴記者,漢字很難學但很有趣,最初他學漢語只是覺得好玩兒,現在他已經開始研究中文,是因為他發現中文包含著大量的中華歷史信息。
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許琳認為,各國青年學生對體育和文化的關注度很高,中國舉辦奧運會,無疑會掀起他們學中文的新一輪熱潮。
"漢語熱"正以亞洲為中心全方位擴展
我國的漢語推廣工作自1955年起步,迄今有52年的歷史,這期間中斷過。1987年國家漢語推廣辦公室恢復後,漢語的推廣開始恢復,但當時的經濟條件下,使漢語推廣受到很多限制,學習漢語的人很少,當時主要是以外國人到中國學習漢語為主,學習的人群主要是來華的留學生。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近年來,一股中文熱在全球掀起,在全美學校中,約有5萬名學生正在學中文,17%的美國中學有意引進中文課程,法國、日本、韓國的不少學校也已經開設中文教學。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世界通過各種形式學習漢語的人數至少有3000萬,而且超過2500所大學開設了中文課。
許琳認為,如果說很多年前,外國人到中國學習中文多數是因為對中國文化有好奇心,那麼在這一輪世界的學中文熱潮中,很多人帶有明顯的功利性:中國市場商機處處,懂中文就比其他競爭者多一種語言優勢。「謀生語言」從來都是最重要的,中國經濟只要持續增長,全球中文熱就會繼續燃燒。
目前,世界範圍內的漢語熱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那就是以中國為輻射源,圍繞這個中心,周邊的亞洲國家漢語學習熱潮高漲、持續升溫。其中,尤以韓國、日本、蒙古國、越南等國為最,然後是美洲、歐洲、大洋洲和非洲等國家。漢語傳播全方位擴展、眾多熱點地區並存的態勢已端倪初現。
在漢語的傳播渠道中,民間渠道和傳媒渠道曾在早期國際化進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以及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官方渠道、企業渠道和組合渠道的作用日益凸顯。有專家認為,未來的漢語傳播,將形成官方渠道、民間渠道、企業渠道、傳媒渠道和組合渠道為主體,個人渠道為補充的全方位傳播格局,漢語的國際化將因傳播渠道的不斷豐富和擴展而全面強化。
另一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工具新方法的不斷出現,漢語傳播手段也更加豐富。從傳統的口耳聽說傳播、紙筆傳播、書面傳播,發展到高度現代化的語言學習機傳播、多媒體視聽傳播、數字化傳播等等。傳播手段的革命性變化,進一步打破了時間、空間等諸多限制,擴大了漢語傳播的範圍,加快了漢語傳播的速度,提高了漢語傳播的效率。
中國對外漢語推廣之路仍存障礙
當前,新一輪"漢語熱"雖然強勁,但漢語推廣仍然障礙重重。
一是來自政府和民間的投入都不多,國外合格的漢語教師缺乏。根據印度尼西亞國民教育部統計,要在該國主流社會推廣漢語教育,至少還需要3萬名以上的漢語教師。德國萊比錫大學現有大約300名學中文的學生,其中每年入學的新生大約50名,但堅持到最後畢業的就只剩下10名左右了。導致這麼多人半途而廢的原因,除了德國人學漢語比學英語、法語甚至俄語要耗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師資力量不足也是原因之一。德國的中文課程大部分是以興趣小組的形式出現,一所幾百人的中學裡一般只有一兩名老師教漢語,其中很多漢語教師都沒有接受過專門的師範培訓。
二是海外漢語考試中心少。緬甸大學生孫月珍(中文名)說,整個緬甸只有2家考試中心,全世界除中國內地以外,只有63家考試中心,分佈在20多個城市裡,大大限制了參與考試的人數。
三是漢語在國外缺乏實用性。多數海外國家都很少有實用性漢語專業的設置,從而也影響了外國人學習漢語甚至留學中國的熱情。
借北京奧運機會進一步加大漢語推廣力度
近年來,漢語教學推廣工作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勢,尤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為漢語在世界的推廣提供了難得機遇。對此,我國宜積極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推廣機制,應對漢語教師和漢語教材以及教學輔助資料緊缺狀況,把漢語推廣與宣傳中國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結合起來。
首先,針對各國教育體制的特點,有的放矢,加強漢語教學推廣工作。這項工作應由國內有關主管部門統一部署,加強國內外溝通,整合資源,提高推廣效率,除爭取各地學區學校和校長的支持外,更要擴大中華文化在民間的影響力。由於外國學生和家長對中國文化的瞭解很有限,因此,建議擴大「漢語橋」等基金的使用範圍。
其次,立足長遠,從基層做起,從娃娃抓起。比如可進一步邀請學習漢語成績優異的各國青少年暑期或寒假免費到中國參加夏令營活動;以漢語教材使用為基礎,在各國樹立漢語教學典型示範學校,並經常組織現場教學觀摩示範活動;在各國青少年節目製作中投資製作有中國內容的節目、涵蓋中華傳統文化的青少年娛樂片,激發各國青少年對中國文化的興趣。
第三,加強培訓,緩解各國中文教師短缺狀況。當前各國具備漢語教學資格的合格教師缺乏問題比較嚴重,已成為漢語在各國落地生根的瓶頸,建議除派遣教師外,建立輻射範圍更大的漢語教學網絡培訓平台,分級分類,針對不同需求對漢語教師進行網絡培訓,使其能較快考取教師資格。很多現在正從事中文教學的專家教授認為,基礎中文教學師資培訓應該主要在各國當地進行,國內選派的中文教師往往不能適應各國的教學。一位好的中文教師除必須滿足中文語言能力要求外,還必須瞭解各國的現行教育體制和有關的法律法規,瞭解各國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
第四,加強漢語教材推廣普及。目前各國在漢語教學方面的學習和教學用書明顯不足,一方面是真正適用的教材種類不足,另一方面數量也遠遠不夠。建議加大加快教材建設,開發學生和教師的學習和教學用書,特別是要有針對性地開發出有特色的輔助教材和課外讀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