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邵氏黃梅調《梁祝》風靡港台


http://news.wenweipo.com   [2009-04-22]
放大圖片

【文匯專訊】話說當年邵氏與電懋「銀海爭霸」,陸運濤拍板決定拍攝的《武則天》、《楊貴妃》等古裝歌舞片屢屢被邵逸夫派李翰祥率先開鏡,搶了上風。至1963年,電懋找了李翰祥的曾經師傅嚴俊執導《梁祝》,並由當紅女星尤敏、李麗華主演,組合號稱「一王雙後」!李翰祥面對如此壓力,而且電懋《梁祝》已開鏡在先,依然迎難而上,只花半月時間便拍攝完畢(最後化蝶特效在日本完成),甚至搶先上映,結果造成巨大轟動。尤其在台灣及新加坡東南亞華人地區,受到空前歡迎,一位台灣老太更創下了連看一百四十四遍的觀影紀錄!

李版《梁祝》緣何受到觀眾瘋狂喜愛?細究起來,大概可歸納為三點。

一是李翰祥及梁祝題材。梁祝故事本來家喻戶曉,有深厚的群眾基礎,但能將草台相遇、三載同窗、十八相送、樓台相會、英台哭墳、化蝶雙飛這些經典橋段拍得前半部分情趣盎然,後半段單情催淚,卻很考驗導演及編劇功力了。在這方面,編導極重視細節刻畫,比如梁祝對「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爭論,英台染恙面對梁兄熱情要求留宿照看的尷尬,等等都能讓我們看得入戲凝神。

二是周藍萍與黃梅調,眾所周知,「黃梅調」本是地方戲種,但到香港卻演變為「黃梅調電影」,兩者看似一樣,其實已有不同,電影中的「黃梅調」被周藍萍等作曲家博采各家,改得越唱越像黃梅時代曲,能令觀眾朗朗上口,比如梁山伯出唱那句:遠山含笑,春水綠波映小橋」簡直膾炙人口,即便在今日,台灣人亦幾乎人人能唱,周傑倫甚至還將這段直接套用到自己的歌兒中呢。具體到《梁祝》而言,雖是黃帝梅調,但也不完全和嚴鳳英《天仙配》的老調相同,因為周藍萍把《劉三姐》的山歌也給靈活運用一些,像課堂有秀才率導學生上課唸書的調子,其實就是《劉三姐》裡幾個酸秀才帶了整船書來比歌那段的調子。儘管有抄襲之嫌,但這也是周藍萍的聰明之處,觀眾聽得喜歡有趣,又能朗朗上口,已是難得的成功。

三是凌波這個萬人迷。她本來藝名叫小娟,被李翰祥挖掘,改名為凌波,出演梁山伯一角,因她是真唱,不像其他出演黃梅調電影的明星都須幕後代唱,加之將梁山伯的之前憨厚之後淒苦演繹得實在可愛惹人疼,是以一舉成名,席捲台灣及東南亞,當紅程度蓋過當時所有明星。她來台灣宣傳時,觀眾為爭睹其容顏,造成交通堵塞。那屆台灣金馬獎更迫於公眾壓力,為凌波增設了特別演技獎(因她是女演男,既無法評最佳男主角,又算不上最佳女主角)。相形之下,樂蒂雖然表現也夠突出,並獲得台灣金馬獎影后,但受歡迎程度遠遠無法與凌波相較。尤其拍完《梁祝》,邵氏又借東風讓兩人搭拍《七仙女》,拍攝時全場都圍著凌波轉,只把樂蒂冷落一旁,可憐這幽怨美人最終嚥不下這口氣,影片還未拍至一半,便轉投了電懋去。或許當代觀眾還是愛看徐克版的《梁祝》,那是以現代角度重新詮釋民間經典,但真正具有傳統文學意味和還原民間經典文本價值的仍是李版《梁祝》,儘管在今人看來,這個故事有悖常理,還是徐版中梁山伯早發現英台是女兒身,並與之發生性關係來得真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