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樣板戲」的特殊記憶


http://news.wenweipo.com   [2009-04-22]
放大圖片

【文匯專訊】所謂樣板戲(model drama)是「文化大革命」中一個特殊的詞語,是江青等人把當時一批文藝作品視為開無產階級文藝新紀元的代表所賜的封號。「樣板戲」一詞源於《人民日報》1967年5月31日的評論《革命文藝的優秀樣板》,而被確定為樣板戲的文藝作品只有8個,它們是京劇《紅燈記》、《沙家濱》、《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襲白虎團》,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交響音樂《沙家濱》。後來陸續出現的京劇《平原作戰》、《龍江頌》等9部作品,不在「樣板戲」之列,而被稱為「樣板作品」。

從內容上看,「8」個樣板戲和「9」個樣板作品有區別,但「8」個與「9」個有著密切的聯繫,其產生年代接近,作品風格特徵相同,加之學術界在研究樣板戲時亦有將樣板作品相提並論的做法。 從年代上看,樣板戲資料應限於1966年5月前後,至1976年10月「四人幫」倒台為止的10年間產生的有關資料。那麼1976年10月以後產生的有關文字、圖片、曲譜、音像製品等等,不屬於「文革」遺物,也就可以不在此列。但從樣板戲收藏這一概念來說,就不應只限於這10年間產生的物品。 同時為了學術研究對原始資料收集利用的需要,更應擴大範圍、拓寬領域。更何況「文革」後產生的有關物品,也較有收藏研究價值。更值得注意的是,樣板戲在成為樣板之前,有的作品已有「前身」。如《沙家濱》的前身是滬劇《蘆蕩火種》,《紅燈記》的前身是電影《革命自有後來人》,《海港》的前身是淮劇《海港的早晨》等。就是說,如果我們把收藏的視線和觸角延伸到樣板戲產生的歷史背景上,那麼可以追溯到上世紀40年代延安「戲改」(戲劇改革)運動(歌劇《白毛女》即為延安時期首創)和上世紀50年代的全國性現代戲創作,直至樣板戲產生、傳播的全過程。

起源與發展

它們的醞釀、創作成型較早,最終修改定型並定於一尊則是在江青發表《談京劇改革》後的1964年∼1966年間。江青曾組織、參與、經手過這些作品的改編、排練等後期加工的部分工作,於是被打上了「江記」標誌。1967年5月23日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25週年那天,樣板戲在北京各劇場同時上演。毛澤東先後多次率政治局成員出席觀看,以此給予強勁的政治支持。江青進入中央文革小組並由此活躍於中央政治舞台核心,均與此有關。 其後又陸續加上的京劇《龍江頌》、《平原作戰》、《磐石灣》、《紅色娘子軍》、《杜鵑山》,芭蕾舞劇《沂蒙頌》及《草原兒女》,鋼琴伴唱《紅燈記》等,也得以廁身樣板戲之列。 由於這些作品描寫的都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武裝鬥爭和經濟建設的現代生活,被賦予了更廣泛的政治意義:被納入了與所謂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佔領舞台相對立的革命文藝路線,被當作批判劉少奇、周揚修正主義文藝黑線的論據和武器,被奉為工農兵佔領文藝舞台、文化革命的典範。

特徵和傳播

它們在運用傳統和外國藝術形式表現中國現代生活方面確實摸索出了一些經驗(如,借鑒話劇舞台美術形式,用西洋繪畫的寫實佈景、道具、服裝,改變了傳統京劇重寫意、象徵的假定性特徵;如,有層次的成套唱腔,妥善處理聲與情、流派與人物、韻味與形象三方面的關係;又如,以交響化樂隊作為京劇的伴奏),藝術上精益求精的精雕細刻,有可取之處;但也有雜湊生硬、違反藝術樣式固有特點(寫實佈景削弱了想像空間,表演上過分強調體驗人物與貼近生活、交響化伴奏使程序化唱腔變成了「京歌」、用指揮替代鼓板以整合文武場)、概念化的闕失。而從它們的創作中,總結、歸納出的塑造無產階級英雄典型人物的根本任務,三突出創作原則等,卻被硬性確立為所有創作都必須遵循的經典規範。有學者指出,三突出塑造的高大全英雄呼喚的個人崇拜,蘊涵著文革的精神基因。

這種樹立樣板的做法,還被推廣到其他藝術領域——繪畫裡有泥塑《收租院》、油畫《毛主席去安源》,語錄歌,樣板作家浩然、樣板詩人張永枚、樣板演奏家殷誠忠,等等。1969∼1972年間,為了「看戲難」問題,普及樣板戲,北京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等,由謝鐵驪等執導,將它們先後拍成舞台電影片,在全國發行、放映;三百多種地方戲曲劇種還對樣板戲進行了移植;並被錄製成各類唱片發售。因為樣板戲被神化,拍攝電影、錄製唱片和移植成地方戲曲,都嚴格要求不能走樣。1974年四屆人大召開時,編創、演出、拍攝樣板戲的有功人員受到特別優待,以致擠掉了部分其他藝術門類的代表名額。

文革期間小說、電影、戲劇創作枯竭,文化生活長時期極其枯燥(曾有「八億人民八個戲」的說法),樣板戲經電影、電視、廣播反覆強制性播放,連不熟悉戲曲的男女老少都能哼唱幾句,成為文革時期貧乏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代名詞。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的紀錄片《中國》,插入樣板戲旋律作背景音樂,略含反諷;巴金在《隨想錄》中曾說,他一聽到樣板戲就心驚肉跳,成為一種典型的記憶創傷。

後文革的影視作品,也常有以樣板戲為文革的隱喻,用作背景音樂來暗示的。以其曲調的高亢激越,造成衝突激烈,或主人公命運不安不祥的暗示。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