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邵氏:無法重現的電影王國


http://news.wenweipo.com   [2009-04-22]
放大圖片

【文匯專訊】「邵氏」這個名字近年來為內地觀眾有所熟悉,是因為一系列如《獨臂刀》、《大醉俠》、《梁山伯與祝英台》等經典老片經數瑪修復以後得以重現,宛如從時間和空間的那頭突然現身,告訴我們邵氏曾經締造了怎樣影響後人的武俠片和黃梅調電影。

在香港電影進入史上最低點的「冰河期」時,回顧邵氏數十年風雨歷程也成為一件令人唏噓感慨的事情,而如果能從中獲得些許對當下有所借鑒的經驗,那就是邵氏這個被稱為「活化石」的電影王國跨越時間的力量。但無論如何,邵氏都不是一個有可能再被重現的神話,它所呈現得最為精彩的那部大戲,其實就是自己的歷史。

口述影像:商人精明本色獨特家族企業

邵氏兄弟是寧波人,一門四傑,大哥仁傑、二哥仁櫪、三哥仁枚,第四、第五是姊妹早已出嫁,邵逸夫最小,叫仁楞。由於做電影生意要出名,父親不同意。於是另起外號,大哥醉翁、二哥村人,三哥山客,最小的就叫逸夫。邵氏兄弟天生具有經商的精明頭腦,比較知名的事情是邵醉翁力捧陳玉梅的逸事,由於當時「天一」台柱胡蝶被「明星」挖走,邵醉翁決定巨資捧陳玉梅成為影后,結果陳玉梅成了他的夫人,其他電影公司也永遠不能挖走了。所謂長兄如父,邵醉翁集邵老大、總經理、導演於一身,其長袖善舞的精明為兄弟們樹立榜樣,也為將來可持續發展奠定深厚基礎。

四兄弟中老二任會計掌握內部財務開支,從源頭上把關,老三和邵逸夫任發行,幾兄弟不僅在公司行政上相互協調,在影片拍攝上也全員出動。公司成立之初,生產的11部影片,基本上是老大執導;老二、老三獨立或聯合編劇;邵逸夫不僅會編劇還能做攝影。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公司家長式的管理,最大限度縮短製作週期,因此使影片具有很強競爭力。當然這必然造成一些影片質量欠佳,也為同行間詬病。

邵氏兄弟分道揚鑣

大家所熟知的「邵氏」包括邵氏兄弟公司(SB)和邵氏父子公司(SS)等,而它們又分別有什麼來頭呢?1950年南洋影片公司由邵村人收回並將之更名為「邵氏父子公司」,但是進入50年代後期,由於電懋的成立,競爭越發激烈,小成本製作策略已無力招架。邵村人萌生退意,收縮電影製作的業務,轉而大量收購戲院及從事地產業。1957年,年屆五十的邵逸夫回到香港,想接掌製片業務,以穩定片源,兄弟倆最終決定在業務上分道揚鑣。1958年,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自此,「邵氏父子」只經營戲院及影片發行,「邵氏兄弟」則主管製片業務。

邵氏稱霸天下20年

在邵氏字典中「賺錢」永遠是第一位的。於是如何賺錢就看邵逸夫的幾個高招,首先是清水灣開山填土,大興土木建造「邵氏影城」,有大型隔音攝影棚、置景場、辦公大樓及彩色沖印廠,員工宿舍及各種技術室,是遠東最大片廠。邵逸夫還打造了一套管治制度,保障片廠可流水作業。從1959年建廠到1979年的20年間是邵氏稱霸天下的時代,尤其是前10年,也是邵氏王國的黃金時代,陣容強大,出片水準高,當時實施的計劃就是———投大資、拍大片、賺大錢。而如李翰祥、胡金銓、張徹等大導演逐漸組建自己的製作隊伍,演變出不同的派系陣營。邵逸夫自18歲開始就直接面對觀眾,哪些影片一定賣錢、哪些影片可能冷門,都很清楚,可以說他是在觀眾群中成長的,所以貫穿始終的就是「觀眾至上」的傳統。

克己之功和容人之量

作為一位資本家除了善於經商的精明頭腦外,克勤、克儉表率作用也是關鍵所在。邵逸夫的勤奮和毅力非一般人能比,如張徹所說「每天工作16小時,數十年如一日。每天9時上班,上班前練兩個小時氣功,從不間斷。上班時交待各主管工作,都寫好紙條,每人一張,到廠後第一件工作先看導演前一天拍好的毛片,站著看,一邊看一邊做甩手運動。每個月開拍影片劇本、故事,他要親自審閱,自己不看劇本時,由導演或看劇本人向他報告,由他最後裁決。」邵逸夫曾說,他沒有娛樂,看電影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娛樂,他自稱自己是全世界看電影最多的人,80歲以前,每年看六七百部片。

邵逸夫的容人之量是令員工最佩服的地方,他自己每天9點一定到片廠,工作人員遲到可以容忍,開會、試片等,他一定先到,其他人員遲到也不追究。值得一提的是,「金牌導演」李翰祥1963年在事業高峰期離開邵氏到台灣另謀發展,並帶走大批技工好手,幾乎動搖了邵氏根基,但邵逸夫愛才如命,70年代允諾他重返邵氏,這或許只有邵逸夫能夠做到。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