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做永遠的志願者」——北京奧運志願者這一年


http://news.wenweipo.com   [2009-08-05]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一年前的北京奧運會、殘奧會上,170萬志願者的微笑成為北京最閃亮的名片,他們辛苦的付出和周到的服務感動了全世界。一年後,許多奧運志願者仍繼續在志願者的道路上前行,做一名志願者成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的生活方式,志願服務常態化也在北京成為現實。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學生李菊,這位來自四川北川的羌族女孩,在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上有幸作為志願者代表走進「鳥巢」,接受新當選的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的獻花。

 「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先進個人」、「北京市十大志願者」、「2008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北京市『五四獎章』獲得者」……面對諸多榮譽,李菊顯得很平靜,她說:「很多人都以為我變了,但我還是以前那個我,這些榮譽並沒有給我帶來多大的改變,反倒平添了些和別人接觸的障礙」。

 奧運後密集地出席各項活動,打亂了李菊的大四生活。「奧運過後,我的學習的確有些耽誤。」李菊無奈地說,「因為我的志願者經歷,每天都有記者來採訪,平均下來一周要接受兩個採訪,有時候一天就要接受三四個採訪。」

 剛進大學時,李菊就懷著對志願者工作的嚮往加入了學校的白鴿青年志願者協會,開始參與各種志願服務活動。她長期堅持到京郊多所打工子弟小學支教,利用週末去敬老院照顧老人,給老人們表演節目,陪老人們聊天散心;去有特殊兒童的幼兒園,陪先天智力缺陷孩子玩耍;去交通繁忙的路口做交通協管志願者,幫助維護交通秩序……參與志願服務,難免要幹一些髒活、累活,也要犧牲很多休息時間,但李菊覺得,只要是做有意義的事,做對別人有幫助的事,自己辛苦一點沒有什麼。

 如今,李菊以優異成績被保送到北大讀研究生。「志願者的路還長,我還要繼續前行,我還想參加更多的志願者活動」,李菊已開始考慮在北大如何繼續她的志願者活動。前幾天,她和同伴一起再赴四川,進行「青年領袖社會發展夏令營」的前期準備工作,繼續她的志願者之旅。

 與李菊一樣,清華大學博士生梁蘇會也曾當選過「北京市十大志願者」,也是位「明星志願者」。奧運後,小梁到聯合國志願服務合作項目辦公室做了一名志願者。她還是清華紫荊志願者研究生服務團團長,負責校內研究生志願者服務項目。

 「思考奧運前我從哪來,決定奧運後我到哪去,得出的是相同的答案:繼續做一名志願者,做一名永遠的志願者。」梁蘇會說。

 在她看來,奧運給人們帶來的是更高漲的志願服務熱情,無論在社會上還是在學校都是這樣。清華校園裡有一大批奧運會志願者,怎樣保護好這些奧運財富、怎樣讓志願者不流失,尋找志願服務資源、開發志願服務項目,讓志願者們有服務的內容,這些都是梁蘇會和她的團隊努力做的工作。

 「現在的工作比奧運期間更加辛苦,項目沒有奧運那麼有吸引力,組織工作沒有奧運那麼周密,很多服務只源於一個線索,更多更瑣碎的工作在前面等著,這些都更考驗我的主動性和耐心。」這是梁蘇會對現在服務的感受。每週有三個下午她到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服務,晚上和課餘時間忙學校的志願服務,週末往往在踩點或是從事志願服務中度過。

 奧運給梁蘇會帶來的除了能力的提升,更有對志願服務的重新認識。她說,奧運後清華校內報名志願者的人一直很多,甚至還有已經畢業的人發來郵件想加入志願者隊伍。「可能每個還未成為志願者的人都憧憬著對方巨大的改變,或是感動人心的畫面,但只有經歷過志願服務的人才知道,大多數志願服務都是小事。志願服務改變的是自己,讓自己的心態更平和,讓自己更有責任感。」

 從志願者到志願者團隊的組織者,一路上既有笑聲也有汗水和淚水。梁蘇會感慨道:「有時候工作遇到瓶頸,也會覺得很鬱悶,但卻不得不把它做好。看著項目在手裡一點一點實現,那麼多熱情的同學報名,希望參與進來,讓我沒有退路,不得不把它做好。」

 常有人問梁蘇會,在清華8年,做了這麼長時間志願者,不會煩嗎?她回答:「我們根本不擔心奧運會後志願者熱情減退,相反,擔心的是如何開發更多的志願服務項目,讓大家盡情釋放『願』動力。在我看來,數百萬人心中的『願』動力,才是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留下的最寶貴的財富。」

 像李菊、梁蘇會這樣的優秀志願者,在北京還有很多很多。來自北京市志願者協會的統計,北京已有志願者隊伍5萬支,人數超過200萬。這些志願者隊伍包括青年志願者、社區志願者、科普志願者、扶殘助殘志願者、禁毒志願者、應急救助志願者等,累計服務時間超過5億小時。

 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鄧亞萍說,目前,北京正積極籌建志願者聯合會,著力打造「北京市志願者之家」,傳承轉化奧運志願服務項目、開發新項目,市級志願服務項目已達1021個。同時,探索規範志願者培訓工作。借助聯合國志願服務合作項目,引進國際先進經驗,面向公益實踐項目負責人、團體會員負責人以及骨幹志願者開展培訓。此外,還不斷優化志願服務社會環境和氛圍,包括加大對志願者工作的財政支持力度,擴大並建立志願服務基金會,等等。

 在北京,志願者隊伍正在壯大,志願服務已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志願者正在改變著北京,改變著中國。(來源:新華網)

京奧冠軍訪港澳
      責任編輯:吳澤映
南非世界盃污染量是北京奧運會兩倍      [2009-12-08]
廣州亞運票價貴過北京奧運      [2009-11-26]
京奧亞軍服藥銀牌被剝奪      [2009-11-18]
北京奧運城市促進會官網開通      [2009-08-23]
北京奧運周年將至 世界回首北京奧運遺產      [2009-08-07]
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成立 羅格發來賀信      [2009-08-06]
歷大難才知奧運精神重要 北川中學體育老師與同學回顧北京奧運      [2009-08-05]
京奧興奮劑復檢:7例不正常 涉6名運動員      [2009-04-29]
北京奧運中國代表團獲「08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2009-03-07]
蔣效愚稱北京奧運會至少盈餘1600萬美元      [200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