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週二公佈的CPI、PPI數據在進一步下探: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1.8%,創下10年新低;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8.2%,創下1996年以來新低。而這兩大價格指數的下挫也已經延續了頗長時日,為何老百姓和企業業主卻沒有感覺到物價、生產資料價格下降了呢?
CPI連續六個月下降沒感覺
據新聞晚報報道,家住上海市靜安西王小區的老陳對家裡的吃穿花費一直很上心,也包攬了家裡每天的買菜活:「10年來CPI最低?我怎麼感覺不到啊?你看,這大半年來我買菜每天就是花30塊錢,前兩天刮颱風,綠葉蔬菜還貴了很多呢!」老陳覺得很疑惑,為什麼CPI的走勢和她的感覺不一樣,持有同樣觀點的人也有不少。而在很多年輕白領看來,房價又在漲了,身邊的東西,如買衣買鞋也沒覺得便宜,錢還是不夠花。
車主也沒有覺得油價有多省。「沒感覺,每個月油錢大概還是600元。」住在梅隴到南京東路上班的王先生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加入有車一族的。王先生說,只有每回去加油站時,才能意識到油價是降了點。但加起來每個月的油錢也沒見少。
原因:物價基數高居民對漲價更敏感
為什麼CPI創下十年新低市民卻沒啥感覺?統計局的專家指出主要有兩大原因「左右」了人們對「物價」的感覺——
去年的物價基數很高,特別是去年上半年,CPI增速達到7.2%的罕見高度,使得今年比較的分母很大,所以現在再一相除,肯定造成了比值大幅下降。但這個「比值」並不直接等同於商品價格是10年來最低,這樣就是概念上的混淆了。「事實上,現在的價格還處於比較高的水平,以上個月為例,上個月的價格水平只比去年底低了0.6個百分點,人們當然感覺微乎其微。」
至於在不少人眼裡屬於物價之一的房價其實是不算在CPI指數中的。「在人們看來,房價這幾個月都在漲,而事實上,CPI統計中的居住類價格是不包括房價的,而是指的老百姓的水電氣費、物業管理費、建材裝飾、公房私房的出租費用等,因此房價上升,不會導致CPI的立即上揚。」專家這樣解釋。
另外,工業品價格方面其實下降得比較多,但因為人們不是天天買,所以感覺也不明顯,例如今年上半年工業消費品價格水平同比下降1.8%,家庭轎車下降7.3%,移動電話機下降18.7%,電視機下降16.2%,電腦下降12.2%,但一個家庭不會經常去買,所以感覺不到價格的降幅和自己有多大關係。
心理學專家則指出,人們在心理上「漲價」肯定比「降價」要敏感:「以CPI指數為例,它的計算涉及到多種商品。有的商品漲了,有的則降了。而老百姓對漲價的敏感度要更高些。一旦降價了,反而感覺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