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2009年的「中國式情人節」似乎與往年有些不同。除了鮮花和巧克力,尋覓浪漫的人們有了新的節日選擇,首次在七夕節迎來了為他們量身打造的愛情電影《愛有來生》。
中國首部七夕節電影——《愛有來生》26日在北京舉行首映。影片發行方星美影業的葉小姐說:「我們有意將七夕作為電影首映日,希望借這部片子帶動愛情影片的熱潮。」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對情侶跨越時空的愛情故事。製作方打出「中國古裝版《人鬼情未了》」對電影進行宣傳,而並沒有將它聯繫七夕節的傳統主角「牛郎和織女」。
來看首映式的楊雪說:「說到七夕,就知道牛郎織女。國家也沒有把七夕定為法定休假日,所以經常會忘記這個陰曆的節日。」
她說,如今像這部電影一樣,很多商家總能提前打出「七夕節」的宣傳招牌,讓人們記起這個「中國式情人節」。但是七夕節的過法和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是一樣的。「頂多就是男友會買花,然後兩人一起購物吃飯,不知道還應該怎麼過。」
現代的七夕節瀰漫著濃重的商業氣息。中國各大城市的大商城紛紛以「七夕」的名義打折促銷,並以鮮花和巧克力營造出西式的濃情蜜意。
北京王府井的新東安商場樹立起一個五米高的卡通熊,並現場派發情侶公仔小熊,製造溫馨的節日氣氛。
商場推廣部的一位負責人說,他們也曾想過以「牛郎織女」的形象體現傳統七夕的氣氛,但是商家不贊同,說七夕節期間主要想突出愛情溫馨浪漫的主題,而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則過於悲情,不太契合為顧客營造節日喜慶氣氛的想法。
她說:「七夕節的市場還不成熟,僅在近兩年來才熱起來。如果今後節日氣氛成熟了,我們也會考慮設計卡通版的牛郎織女形象,像春節時一樣在商場佈置出傳統的節日氛圍。」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的七夕節源於漢代,盛行於唐宋,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
專家們解釋,傳統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是婦女們在七夕夜進行各種乞巧活動,因為人們心目中的織女是個勤勞善良、心靈手巧的仙女。年輕的姑娘和少婦都希望自己也能像織女一樣有雙靈巧的手、有顆聰慧的心。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王思潮研究員建議,青年人在七夕夜晚可以到郊外觀星空,尋找被銀河相隔的牛郎星和織女星。
他說:「最好是在天黑後兩小時左右,找一處不受城鎮燈光影響的安全地方觀測。此時的星空受月光的影響比較小。晚間9時前後,亮度為0星等的織女星首先出現在天頂附近,隨後,在其偏南方向亮度為1星等的牛郎星升起。」
七夕節在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文化資源得到政府的弘揚和保護。人們對這個傳統節日的熱情也逐漸升溫。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