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美國老記者關注中國60年


http://news.wenweipo.com   [2009-09-16]
放大圖片

1946年2月,羅德裡克(右一)與毛澤東及他6歲的女兒李訥,美國軍事觀察組成員在延安合影。

  ■1945年到1947年,約翰·羅德裡克駐在延安報道首次同中國共產黨接觸的美國官方組織的活動和中國革命

  ■1972年,羅德裡克隨團全程報道了美國乒乓球隊訪問中國的破冰之旅

  ■1979年,羅德裡克重返中國建立了美聯社北京分社

  ■今年(2008年)2月18日,美聯社播發了羅德裡克最後一篇稿件,介紹北京主辦奧運會的主題報道

  ■今年3月11日,羅德裡克在夏威夷州火奴魯魯市辭世

  美國前輩媒體人中的「中國通」約翰·羅德裡克11日在夏威夷州火奴魯魯市逝世,享年93歲。

  曾經把羅德裡克聘任為常駐記者和特約撰稿人的美聯社發佈相關消息,突出了羅德裡克在二十世紀40年代中期對中國革命的報道。

  美聯社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湯姆·柯利認為:「約翰(·羅德裡克)兼備同等程度的勇敢和高雅,結果成就了一名富有勇氣的記者、優雅的作家和非凡的故事講述者。」

「老眼」看奇跡

  羅德裡克辭世之時,是夏威夷時間11日上午(北京時間11日凌晨)。

  在他位於火奴魯魯的公寓內,羅德裡克度過了生命最後幾天,與家人和朋友們道別。

  美聯社報道,在心臟衰竭和肺炎侵害之下,羅德裡克無法開口,惟有以微笑和點頭方式向親友們作出回應。

  生命最後幾年間,他與日本裔妻子和養子部分時間居住在日本東南部城市鐮倉所屬地區的一座改建農舍內,完成了自己的一部回憶錄。

  同事眼中,即使生命將盡,他依然是一名「熱切的新聞工作者」。

  羅德裡克為美聯社撰寫的最後一篇稿件今年2月18日播發,以中國首都北京今年將主辦奧林匹克運動會為主題,告誡讀者:欲瞭解奧運會對於中國的意義,就需瞭解中國過去許多年間經歷的苦難歷史。

  他寫道:「在我這雙老眼看來,中國經歷苦難和流血而得以生存,在如此短時期內從貧困狀態躍升為地球上最富裕國家之一,幾乎就是一個奇跡。」

  這篇文章,也是他從2006年開始每月撰寫一次的北京奧運會系列之最後篇章。

1946年2月,羅德裡克(右一)與毛澤東及他6歲的女兒李訥,美國軍事觀察組成員在延安合影。

「幸運」述歷史

  在同一篇文章中,羅德裡克述及了他與已故兩代中國領導人毛澤東和鄧小平的接觸和瞭解。

  他二十世紀40年代在延安結識毛澤東,1979年在北京結識鄧小平。

  前往延安之前,他身處昆明,在作為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身的戰略情報局供職。1945年11月,他以記者身份抵達延安,時年31歲。

  「前往延安,與所有那些(中國共產黨)人見面,是一個轉折點,」他曾回憶道,「那對我而言是一場突變」。在《報道中國》一書中,他寫道:「我欽佩一個事實,即他們正試圖為貧困的中國人做些事情。」

  2004年8月29日,羅德裡克在美國《洛杉磯時報》上發表了題為《毛澤東和共產黨人在迪克西使團與美國人相遇》的文章,這樣寫道:「我1945年第一次來到緊鄰戈壁灘、處於封鎖之下中國共產黨首都延安,驚愕地注視著那裡1萬個窯洞。當我看到星條旗在美國一個軍事觀察團的旗桿上高高飄揚時,心中愈發感到吃驚。

  「這個軍事觀察團通常被稱為迪克西使團,是由美國官兵組成的一個小兵營。這個組織存在僅4年,但創造了一項紀錄:它是第一個與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及其身經百戰戰友們接觸的美國官方組織,比美國前總統理查德·尼克松1972年訪問中國早28年。

  「在延安逗留的整個過程中,迪克西使團中很少有人有機會瞭解友好的共產黨人的想法。

  「平易近人的朱德總司令在一個假日與我們共進晚餐,我問他對國民黨一項提議的看法。他詳細作答,但迪克西使團團長伊萬·D·伊頓顯然火了。他明確告訴我,今後與共產黨領導人會面時,我不能講話。

  「一些人說,由於圍繞迪克西使團與共產黨人的關係究竟應該密切到什麼程度的問題存在分歧,我們永遠失去了一個瞭解共產黨人的天賜良機。當時,(在美國政府方面,)人們對那些預言共產黨將取得勝利的人置若罔聞。「1947年3月,也就是我抵達延安15個月後,隨著國民黨軍隊向延安步步逼近,迪克西使團把車輛都交給了共產黨人並與他們一起撤離延安。」

  這名資深媒體人在美聯社斷斷續續累計供職50多年,先後在亞洲國家中國和日本以及一些歐洲和中東國家留下了足跡。1977年,他獲得「美聯社特約撰稿人」頭銜。

  1996年,在相距日本首都東京不遠的鐮倉接受採訪,羅德裡克告訴記者:「在(新聞)這個行業內,我們無須忍受厭倦……我認為,我們非常幸運,能夠親身接觸歷史,(瞭解)人們正在做什麼,繼而講述他們的故事。」

  美聯社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柯利評價道:「他激發了比他年輕的幾代美聯社記者。」

1946年1月27日,羅德裡克(左一)與毛澤東在延安機場等候國共談判代表周恩來。

「激情」對中國

  羅德裡克1914年出生於美國緬因州沃特維爾,是家中幼子,16歲時成為孤兒。

  他的新聞從業經歷始於15歲,當時在家鄉為《哨兵報》工作。1937年,大學畢業後,他加入美聯社。

  不過,對中國感興趣,在他記憶中,是從13歲時在家鄉一座高爾夫球球場上打零工、充任球童開始。「一名(高爾夫球)球手剛從訪問上海的旅途中返回。他給大家看了一些照片……」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1942年加入美國陸軍,次年進入耶魯大學學習日語,繼而作為戰略情報局工作人員進入中國。

  日軍投降之後,他在中國城市重慶再次加入美聯社。

  1948年,以色列建國兩個星期後,他轉赴約旦首都安曼……

  1971年,美國乒乓球隊訪問中國,他以記者身份隨團,見證了中美「乒乓外交」。

  1979年,他再次重返中國,設立美聯社北京分社。一位美聯社同事回憶道:「他總是告誡我們,『(大家需要)不斷學習。如果某一天自以為已經完全瞭解中國,那就是你捲鋪蓋回家的時候了』。」

  美聯社報道述及羅德裡克之於中國,用了「激情」和「縈繞」等詞彙。

「值得」評人生

  羅德裡克一生從事文字工作,最終參與草擬了自己的訃告。

  美聯社報道,他讀了訃告草稿,提出建議:「訃告中……對我的讚譽可以是,我這一生值得付出。」

  羅德裡克的追思儀式定於17日在火奴魯魯市舉行。

美資深記者約翰·羅德裡克逝世 因報道中國成名

■資料圖:1946年1月27日,羅德裡克(左一)與毛澤東在延安機場等候國共談判代表周恩來。

  據美聯社報道,該社資深記者約翰-羅德裡克週二早晨(註:美國當地時間)在美國檀香山去世,享年93歲。他曾因上世紀40年代前往戰爭前線採訪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而享譽全球。

  據其家屬及朋友說,羅德裡剋死於心臟衰竭。去世前他面帶微笑,非常安詳,而親朋好友也陪伴在身邊。

■資料照片:1946年2月,羅德裡克(右一)與毛澤東及他6歲的女兒李訥,美國軍事觀察組成員在延安合影。

  羅德裡克的記者生涯跨越了新舊中國半個世紀的歷史。

  1937年,羅德裡克從大學畢業後加入美聯社波特蘭分社。1945年是他事業的轉折點。當時31歲的他前往共產黨的革命根據地延安,與毛澤東等領導人一起共同生活了7個月。在延安期間,羅德裡克和當地人一樣,住窯洞,睡簡易床,在炭火盆邊用便攜式打字機完成他的新聞報道。

  在其所寫《報道中國》一書中,羅德裡克詳細回憶了自己如何在飯局、舞會和交談中瞭解和認識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他說:「他們試圖為中國的窮人做一些事,這是我敬仰的事實。」

■資料照片:1947年1月17日,羅德裡克與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合影。

此後,因為冷戰原因,羅德裡克不得不離開中國。但是在1971年,他又隨同前來參加友誼比賽的美國乒乓球隊來到北京,開始了著名了「乒乓外交」。

  1979年,羅德裡克在北京恢復了美聯社駐中國的記者站。他1984年從美聯社退休,但此後繼續撰寫了許多關於中國以及中東的報道。在2006年自己92歲生日後,他開始發表一系列關於2008年北京奧運的文章。在去世前的2月18日的一篇文章中,羅德裡克寫道:「以我看來,中國在這麼短時間內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成長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這幾乎是一個奇跡。」

■資料圖:2004年,羅德裡克在日本的外國通訊記者俱樂部留影,背景是他在1946年與毛澤東的合影。

■資料照片:1971年4月16日,羅德裡克在北京清華大學與學生交談。

■資料照片:2006年9月17日,羅德裡克(左一)在紐約的美聯社總部。

周恩來總理曾經稱讚羅德裡克說,作為一名記者,他為外國媒體報道中國「打開了門」。

  在他的晚年,羅德裡克在日本東京南部的鐮倉買下一塊273年歷史的農舍,如今這兒已成為當地的旅遊勝地。在1996年的一次採訪中,羅德裡克說:「在這一行(記者)中我們從來不會感到無聊。我覺得我們非常幸運,可以去接觸歷史--去瞭解那些人在幹什麼,然後講述他們的故事。」(來源:中國網2008年3月13日報道)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