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美軍爭取軍費 藉口中國為頭號假想敵


http://news.wenweipo.com   [2009-12-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匯網訊】 美國環球戰略網報道稱,為了能夠從國會得到更多經費,美國海軍正在尋找一個實力相當的對手。據美國海軍及防務工業分析家稱,目前中國海軍就是美海軍的最佳候選,將成為美海軍的頭號假想敵。不過,報道指出,現在的中國海軍及其戰艦並不能美國構成太強的威脅。

 報道稱,當前這種情況就是冷戰時期美蘇的真實寫照。當時,蘇聯軍力因美國軍力受到刺激,這為其國防工業提供了進一步增加國防經費的正當理由。冷戰結束後,蘇軍、蘇聯國防工業為這場超級大國間的競爭付出的代價才逐漸公之於世,而且蘇軍能力遠不如美軍此前預測的事實也漸為人知。

 報道指出,恐懼、不確定性及疑慮就是產生這種情況的基本武器。雖然美國海軍很難證明中國海軍是其勁敵,但每次「中國威脅論」都會奏效。事實上,中國海軍的核潛艇質量甚至不如上世紀六十年代蘇聯第一代核潛艇,其最先進的潛艇由俄羅斯製造,採用冷戰時期設計。中國潛艇不經常出海,這並不是因為這種行動非常昂貴,而是因為中國潛艇很容易發生嚴重事故。例如,在2003年的361潛艇海難事故中,潛艇通氣管自動關閉,但艇內發電機卻依然繼續運轉,耗盡艙內全部氧氣,導致70名官兵窒息死亡。

 與上世紀六十年代與美國展開軍備競爭的蘇聯不同,中國軍費的增長是與其經濟增長同步的。冷戰期間,蘇聯將超過20%的GDP用在國防領域。雖然今年中國將其軍費增加了14.9%,但這一數值遠低於去年的增長率——17.9%。據中國方面稱,其國防經費僅佔其GDP的1.4%,與此相比,美國國防經費佔其GDP的4%,大多西方國家國防經費都佔其GDP的1%到2%。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官方國防預算不包括許多國防費用,其實際國防費用應占GDP的3%至4%。因此,雖然中國國防經費所佔GDP百分比並不高,但其也在竭盡所能。

 與此同時,就GDP百分比而言,自上世紀六十年以來,美國軍事開支一直呈下降趨勢——當年,美國在越南戰爭中投入了6860億美元,國防經費為當時GDP的10.7%。到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這一數字降低至5.9%,儘管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開始進行有些超前國防建設,但這一數字仍然降低至5.8%。隨著冷戰的結束,美國國防經費也急劇下降,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下降至4.1%。據相關預測稱,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其在第一個十年內的平均國防經費可能在3.5%至4%之間。

報道稱,2008年,中國超越德國成為了繼美國、日本之後世界第三大經濟強國。目前,美國GDP為13.8萬億美元、日本4.4萬億美元、中國3.5萬億美元。而三個國家的人均GDP則差距較大,這是因為美國擁有3.02億人口,中國擁有13億、日本1.27億。受此影響,日本的人均GDP是中國的10倍以上。然而,30年來每年近10%的經濟增長率已經將中國變成了一個超級經濟大國,至少在國家GDP方面如此。不過,問題是中國沿海同內地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

 此外,中國國內還存有大量問題,而且這也是北京政府不願意為軍隊劃撥大量資金的原因之一。事實上,北京政府已告知各軍將領裁減兵力、逐漸提高裝備性能及訓練質量。中國將會在接下來的三年內裁軍70萬。事實上,在過去20年間,中國已經裁軍170萬,其目前的現役軍人為230萬。三年後,這一數字便會降至160萬,比美軍的140萬沒有多出很多。此外,中國還有66萬警察以及120萬預備役。

 一直以來,中國方面都認為,鑒於當前其武器裝備水平還很落後,所以中國還需要花費數十年時間才有機會「趕上美國」。對此,文章稱,這是中國制訂的傳統計劃。中國人喜歡從長計議,然後再為之努力。除此之外,中國也不想激怒美國海軍。當前,中國依賴進口商品,尤其是進口石油和其他原材料。對於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而言,入海通道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1941年時的日本也是如此,差別在於中國並未給自己的鄰國製造麻煩,而且中美兩國都擁有核武器。

據環球網

      責任編輯:Yao
上海磁浮列車發生故障停駛      [2009-12-31]
解放軍設立海外基地 外交部回應      [2009-12-31]
北京「火樹銀花」迎接新年      [2009-12-31]
外交部:理解英揆推遲訪華      [2009-12-31]
胡錦濤新年賀辭重申堅持一國兩制      [2009-12-31]
胡錦濤發表2010年新年賀詞      [2009-12-31]
深圳警方檢170公斤毒品 拘七人      [2009-12-31]
系統過於靈敏 武廣高鐵又出錯      [2009-12-31]
湖北男子連傷五人跳江失蹤      [2009-12-31]
公安部原部長助理鄭少東被「雙開」      [200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