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誰不相信,可以親眼來看一看。」昨日,曹操墓考古隊領隊潘偉斌在曹操墓前,針對對於曹操墓真偽的質疑做了回應。他表示,歡迎爭鳴,並稱現在已經發現了新的支持證據,但是還不便向外透露。
回應質疑:
歡迎質疑者親自考察墓穴
昨日,對學者提出魏武王石牌字跡粗糙,可能偽造,以及曹操墓真偽的問題,潘偉斌表示,學術界有不同意見很正常。他歡迎爭鳴,只是希望爭鳴的人拿出充足的證據。「誰不相信,都可以親自來看一看。」
潘偉斌表示,已有新的支持此墓為曹操墓的證據,將會在合適時機向外通報。
對於外界關注的骨頭DNA鑒定的問題,潘偉斌表示,如果鑒定有進展,將會成為支持的證據之一。
土地補償:
發掘所涉耕地村民獲補償
昨天,西高穴村村委會主任徐煥朝表示,曹操墓所在的地點是農民的耕地,一共涉及18.5畝。2008年墓地進行保護後,提出了對村民的補償方案,一畝地補償1.75萬元。
徐還表示,曹操墓發掘後,附近已經不允許建房子,方圓2.5公里都將劃入保護區。而為了對曹操墓的開發,會在2010年將到村子裡的道路修成二級公路,村子的路將連接到107國道,修路距離大約長9公里。
安豐鄉黨委書記則表示,由於村子裡可能還會有其他的墓穴未被挖出,所以現在談整個村子的規劃還過早。但他表示,之前的墓穴開發都是由縣裡出錢。
資金來源:
考古發掘縣財政已投300萬
徐煥朝稱,整個考古發掘目前為止投資了300萬元左右,錢都是由縣裡財政出。他稱,一度經費非常困難,考古隊隊員的工資都不能按時發放。
質疑:
亳州原博物館長提出四點質疑
任館長20年,曾發現亳州曹氏宗族墓群
本報訊(記者張偉峰)近日,「曹操墓在河南安陽」的報道引起了各方人士關注,其中也包括曹操的故鄉安徽亳州人。昨日,亳州市博物館曾做了20年館長的87歲老人李燦,提出了四點質疑。
昨晚,87歲的李燦老人說,他1953年是安徽省博物館籌備組文物調查員,1974年至1994年任亳州市博物館館長。引起各方關注的亳州的曹氏宗族墓群,就是他1976年發現的。
針對「曹操墓在安陽」的消息,他產生懷疑。曹操的墓到底在哪裡,李燦也給出了推論。
李燦說,根據埋葬的習俗推理,曹操的墓要麼在曹操的封地鄴城,要麼在故鄉亳州,如在漢獻帝的都城許昌不現實。除三個可推測的地方,「其他地方,更是沒有理由。」
總之,他認為,目前的曹操墓在安陽的結論太倉促了,還需要進一步調查研究。
四大疑點:
1,位置兩份遺囑葬地都非安陽
李燦稱,曹操共寫過兩份遺囑,即《終令》和《遺令》。兩份遺囑中都提到曹操要葬在鄴城西門豹祠西原(西崗),而鄴城就是現在的河北省臨漳縣,所以不應在安陽。報道所公佈的西門豹祠西原為後遷的。
2,年齡骨頭鑒定與曹操年齡不符
根據文獻記載,曹操死於66歲,而如今人骨鑒定為60歲左右,即為50多歲或六十一二歲,年齡不符合。
曹操的妻子卞王后生於公元160年,死於公元230年,卞王后的年齡應為70歲,所以也和公佈的50多歲女子年齡不符合。
《三國誌·卞後記》記載,卞王后和曹操合葬,而公佈的消息還有一個20多歲的女子,更無法解釋。如用殉葬解釋多出的女子也是不通的,因為從漢代起就不用活人殉葬。
3,字體石牌字體水平與時代不符
他當年考察曹氏宗族墓群時,挖出500多塊漢代文字墓磚,熟悉那時期書法水平和字體。而公佈的石牌的文字字體形態像漢魏時期的隸楷八分體,石枕上的文字像東晉十六國或者南北朝的字體,字體不統一不像。那個時代有許多書法大家,書法造詣高者多,而目前公佈的石牌上的字體水平一般。
4,封號石牌所刻封號與歷史不符
另外,曹操生前被封為「魏公」,晉爵稱「魏王」。
曹操的兒子曹丕稱帝后,又被封為「魏武帝」,而此次石牌上卻刻著「魏武王」。來源: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