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環球日報6月28日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歐洲訪問受到普遍熱烈歡迎,中國出手購買歐債等提振歐洲經濟的做法也廣受讚揚。但英國《金融時報》6月27日卻刊登文章稱,歐洲不應將中國視為「救世主」,稱僅靠中國並不能挽救歐洲經濟。
環球網記者譚利婭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歐洲訪問受到普遍熱烈歡迎,中國出手購買歐債等提振歐洲經濟的做法也廣受讚揚。但英國《金融時報》6月27日卻刊登文章稱,歐洲不應將中國視為「救世主」,稱僅靠中國並不能挽救歐洲經濟。
這篇文章作者是「布魯塞爾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喬納森•霍爾斯拉格。文章從幾個方面分析了中國不能挽救歐洲經濟的原因。首先,它寫道,儘管根據政府統計的數字中國對歐盟每年直接投資額目前已超60億美元,並且中國還承諾將購買幾十億美元的國債,但這些數字「應該被正確看待」,因為實際上中國在歐盟投資資金流中所佔份額仍然相對較小,並且相比美國1萬億美元的債券持有量,中國的歐債持有量仍然是非常小的。
其次,歐洲經濟目前所受到的損害之大已經不是僅靠中國就可以幫助其恢復的。文章還反問道:「當歐洲公司由於高工資和高稅收而負重難以前行時,為什麼我們應該期待中國公司在歐洲創造就業崗位呢?當那麼多歐洲工業都傾向於在中國製造產品之際,為什麼我們期望我們的出口能增加呢?」
另外,作者還表示「不歡迎」中國對歐洲的投資,稱「中國正在踐行一種越來越複雜的經濟民族主義公式」。它寫道,中國公司即使實現在歐洲投資,協助後者打造基礎設施,也只是「為了獲得知識,以及獲得出口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