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林舒婕廈門10日電】「乖乖仔」馬英九變身犀利哥,過去一周開足火力炮轟綠營,進入「射程範圍」的包括蔡英文、蘇貞昌、謝長廷、陳其邁,副手吳敦義也針鋒相對地直指綠營「不一定是台灣人,心就在台灣」。專家認為,國民黨掌握文宣主動確有必要,但火力太過分散效果未必佳。綜觀馬英九辦公室發出的12篇新聞稿,內容主要包括司法改革和治安績效、兩岸紅利、民眾快樂指數和經濟成長,上述四項,皆為民進黨執政期間8年間的短板。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孫雲教授指出,儘管最新民調顯示馬英九領先蔡英文8個百分點,但國親分裂的陰影並沒有消除,國民黨必須不遺餘力地爭取中間選民。「中間選民所要瞭解的就是,馬英九能夠繼續在兩岸方面,社會公益方面保持穩定的政策。」孫文指出,對於單一選舉體制而言,攻擊是最好的防衛,這種帶有攻擊特性的防守反擊,最重要是要拆穿綠營對馬英九的造謠。
焦點分散反失關注度譬如綠營一直質疑馬英九「親中賣台」,馬辦新聞稿回應,過去3年兩岸簽署15項相關的協議,每一樣都對台灣帶極大的利益,而民進黨所謂的兩岸政策,到現在為止也沒人理順聽懂。孫雲指出,新聞文宣戰是台灣選舉政治下的「兩面刃」,任何說法第一次是新鮮,第二次是頻繁,第三次便可能是俗不可耐。「藍營的炮轟攻勢,乍看之下十分猛烈,但焦點卻過於分散。反而令民眾和媒體忽視了藍營文稿的內容,注意力紛紛轉移至對馬英九犀利轉變的揣測。」孫文認為,接下來一段時間,藍營應當要調整
文宣方式,在犀利反擊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注重維護馬英九一貫的穩重作風。孫雲續指,要爭取中間選民,重在實現社會正義。目前島內民眾關心的的李登輝「國安密賬案」,已經成為綠營攻擊國民黨的潛在話題。對此,馬英九必須有一個明確尊重證據法則和司法的表態,才能夠佔據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