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解詠荃鄭州14日電】經國家統計局核定認定,今年河南省夏糧總產量為626.3億斤,約佔全國夏糧總產量的四分之一,比上年增產8.2億斤,增長1.3%。其中小麥總產量為624.6億斤,比上年增產8.2億斤,增長1.3%,平均畝產為391.0公斤,比上年增長0.5%。夏糧和小麥均實現連續9年增產,並創歷史最高記錄。
農業專家認為,在冬、春兩季先後遭遇兩次旱災的情況下,河南省實現「十二五」糧食生產初戰告捷和九年增,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狠抓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不斷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結果。這份來之不易的豐收答卷,不僅對增加糧食市場供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還對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應對通脹具有重要意義。
河南是全國第一產糧大省,糧食總產曾連續十多年居全國第一。河南省副省長劉滿倉認為,河南農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狠抓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切實推進農業經營體制創新,不斷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和地方政府的抓糧積極性,才能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的基礎,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
水利滯後威脅增長後勁
但令人擔憂的是,目前河南省正面臨糧食生產持續穩定增長後勁不足的問題,農田水利建設滯後已成為影響該省農業穩定發展和糧食安全的最大硬傷。
河南省水利廳廳長王樹山說,目前,河南全省有效灌溉面積不足耕地面積的七成,還有3000多萬畝耕地是「望天收」,「保證糧食生產持續穩定增長的後勁不足」。
據王樹山介紹,河南省灌溉設施大多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先天不足、後天失修,嚴重影響工程效益的發揮,全省有一多半機井處於帶病運行狀態。
據瞭解,河南計劃通過5年到10年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滯後的局面,至「十二五」末,使全省有效灌溉面積達到7850萬畝,旱澇保收面積達到7000萬畝。到2020年,全省農田有效灌溉面積、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穩步提高;同時,水利工程良性運行機制基本形成。
「農田水利設施的持續完善,是實現持續穩產增產的根本所在。」王樹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