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8月22日電】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20日在「第五屆中國銀行家高峰論壇」指出,隨著國內銀行貸款規模的增長,銀行普通資本面臨的壓力比較大,據相關部門研究發現,國內幾家系統性的重要銀行在近五年內會有4000-5000億資本金缺口。她表示,發展銀行理財產品,是未來在節約資本的情況下,提高銀行的利潤率和競爭的必然選擇。
吳曉靈指出,時至今日,由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仍在演化中,日本和美國的主權債務也前景堪憂,尤其是美國主權信用風險,給全球經濟金融發展帶來難以估計的負面影響。因應危機出台的《巴塞爾協議3》,在短期內特別是今年對於中國銀行業而言問題不大。「中國的銀行業的資本充足率,從數量上能達到標準,且質量也較高,核心資本基本能夠達到9%的要求。」
發展理財產品是提高銀行利潤率必然選擇
不過,吳曉靈表示,由於銀行貸款規模增長較快,補充資本金的壓力比較大。做好銀行資本規劃,應成為銀行發展戰略的主要內容。「每年補充近1000億元,行業資本融資佔到整個資本市場融資的10%」。她指出,若通過資本市場來解決,將帶來制度性的問題,需在股權結構的國家控制比率等方面作出戰略選擇。「如果完全靠市場融資進行資本補充,將面臨國家股權的稀釋;如果國家要想保持跟市場同步的融資,就需要增加財政負擔,或是銀行減少上繳財政利潤及其它方法。」
吳曉靈指出,在資本約束之後,節約資本佔用、發展中間服務業務是必然的趨勢。而目前銀行理財產品有許多須研究的問題。若處理不好,會引起流動性風險和一些法律風險。她認為,正確做法是先有資金池,後建資產池,資金池和資產池一一對應,以更好解決風險、收益不相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