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文匯網為首頁 | 關於文匯報 | 文匯報PDF版 | | 簡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地方聯播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湘佛慈基金會十周年學術研討「佛慈」


http://www.wenweipo.com   [2011-08-31]
放大圖片

湖南省佛慈基金會成立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上,大家圍繞「佛慈」展開廣泛討論。香港文匯報記者曹真真攝

【本報記者曹真真湘潭31日電】中國佛教有著以慈悲心濟世的思想傳統與興辦慈善事業的歷史傳統。8月28日下午,為慶祝湖南省佛慈基金會成立十周年,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南佛教協會會長聖輝大和尚以及「兩岸四地」諸山長老、高僧大德、專家學者二百餘人圍繞「佛慈」主題展開了學術研討會。

踐行佛教慈悲思想

與會高僧及專家、學者就聖輝大和尚的《難得因緣好時節,如來家業要人擔——從兩岸佛教慈善事業談起》等60餘篇論文,廣泛討論了佛教慈善的思想理論。大家一致認為,慈悲的具體施為既指給予他人以物質上的支持與幫助,也指給人以精神上的慰藉與滿足。儘管慈悲不完全等於慈善,但慈悲卻是普渡眾生救濟天下的慈善行為的思想源泉與精神動力。

最後,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院長、教授,湖南省社科聯副主席朱漢民對這次研討會做了學術總結,他表示,慈悲是佛教的一個基本理念,而佛教的慈善事業,則是踐履佛教慈悲教義和思想的重要途徑。

在古代,佛教組織就建立了「悲田坊」、「福田院」、「養病坊」「義倉」「粥廠」等慈善機構。近代以來,中國佛教以「人間佛教」為號召,廣佈慈善業功,積大功德,成為中國近代慈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後,佛教慈善活動進入新的階段,國家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為佛教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佛教界發揚「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的傳統,將慈善事業作為佛教融入世間、與社會溝通的橋樑,使得佛慈事業得到長足的發展。

湖南佛慈基金會十年成就輝煌

湖南佛教慈善基金會自2000年成立以來,就把參與社會服務和公益慈善事業作為湖南佛教界弘揚佛法服務社會的重要途徑,作為體現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重要方式,在政府有關部門和理事會的領導下良好運作,一直擔負著資助湖南省14個地區的貧困學生、孤寡老人、殘疾兒童等社會弱勢群體的責任。

十年來,湖南佛教慈善基金會捐建了26所希望小學,長期資助著一萬多名貧困學子,還為支援災區做出了積極貢獻,把佛教慈悲濟世的教義,融入到和諧湖南的建設當中。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地方聯播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