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文匯網為首頁 | 關於文匯報 | 文匯報PDF版 | | 簡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地方聯播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西安月餅模子展顯濃郁中秋味


http://www.wenweipo.com   [2011-09-04]
放大圖片

民國早期老百姓為紀念辛亥革命勝利,用當時的國旗圖案做成的月餅模子,該圖案後來被國民黨所改用。(香港文匯報記者熊曉芳攝影)

【本報記者熊曉芳西安4日電】中秋臨近,西安博物院日前舉辦「注木中秋——中秋月餅收藏模子展」,300多塊從清代到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月餅模子,讓觀眾提前感受到濃郁的中秋味道。

中秋節也稱「端正節」、團圓節。遠古時代就有祭月拜月之風。月餅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大概在北宋年間,著名詩人蘇東坡曾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飴和酥」詩句流傳。因此,月餅模子的歷史也可追溯到宋代。當時,家家戶戶要自制月餅,而打月餅的模子,也就成為百姓家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之一。月餅模子既是一種食品加工工具,也是一種木雕手工藝品,甚至還有人認為它是一種「生活木版畫」。

記者看到,展出的月餅模子多為棗木或梨木所製,也有陶質和瓷質的,因地域和風俗的不同,大小形態各異。收藏者薛勇介紹說,在傳統文化習俗中,嫦娥、玉兔、吳剛、桂樹成為中秋節的象徵,因此嫦娥起舞、玉兔搗藥、吳剛伐桂是月餅模子最常見的圖案題材。此外還有春蘭、夏荷、秋菊、冬梅為題材的花卉紋飾,「福」「祿」「壽」「禧」的文字紋飾,盤龍、兔、猴、麒麟、蝙蝠等瑞獸紋飾,包含了很豐富文化內容,大都以祈求吉祥如意,嚮往福壽康寧,講究多福多壽多子孫,避免災難禍端為主題。此外,由於手工藝人的手藝高超和設計精巧,很多模子不僅圖案寓意美好,而且做工相當精美。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地方聯播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