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香港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香港中文大學「書院制」:讓學生立體成長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9-16]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人民網報道,「書院」是一個對內地學生和家長耳熟能詳卻又頗為陌生的詞語。

在香港,有一所大學已經實行書院制近半個世紀,且目前仍然是香港惟一實行書院制的大學,這所大學就是香港中文大學。

書院在學生培養中扮演什麼角色?與學院如何分工合作?實行書院制有何利弊?所有這些疑惑,都會隨著我們走近這所依山傍海的美麗大學而解開。

書院幹什麼

「書院負責專業教學以外的所有事情」

在「學院」這個坐標繫上,魏方方是中文大學商學院會計系大三學生,在「書院」這個坐標繫上,她則搖身一變,成為逸夫書院的學生。「學院」坐標同在商學院的學生吳瑞,另一個坐標則落在新亞書院。

每一個中文大學的本科生,都像魏方方和吳瑞一樣,身處「學院」、「書院」兩個坐標系中。許多中大畢業生都說,書院生活是他們在學期間最難忘的回憶。

魏方方介紹,每名新生可按意願申請所屬的書院,大學會按既定機製作出編配。在學期間,同學可申請轉院,書院會視乎情況作出考慮。

中大的幾個書院坐落於不同地段,多數書院都有自己的宿舍、食堂、體育文化設施等。一位老師介紹,書院的職責,大致可以定位為「負責專業教學以外的所有事情」。學生每天上課都要去各自的學院,下課後的活動則主要在書院進行。

吳瑞介紹,書院也開設通識課,分必修和選修兩類,比如新亞書院的一門課,就是講本院的歷史、精神、文化特色等。

雖然書院主要負責專業教學以外的事情,但書院院長則無一例外都是由學術地位很高的教授出任。比如現任中大校長沈祖堯就曾任逸夫書院院長。書院雖然與學術很少直接關聯,但學術一刻也離不開書院。

現在一家出版社供職的陳寶欣是中大畢業生。她說,書院在大學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很重要。大學課堂傳授的是硬知識,書院則以關顧及群體活動來授予學生軟技能。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甚至工友之間的關係很密切,像一個大家庭。「考試的日子書院會提供水果,工友煮甜湯也會給我們留一份,這些都令人心暖。」

不但學生要入書院,老師也是如此。張田余是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老師,他的會計課堂上一共有30個學生,來自各個書院的都有,張田余則加入了崇基學院,負責跟崇基的學生見面研討、幫學生輔導、帶學生活動。

目前,中大各書院的宿舍約能為一半以上的學士學位課程學生提供床位,但即使不住校的學生,仍然可以加入某個書院。

中文大學原有崇基、新亞、聯合、逸夫等4所書院。為應付大學恢復四年制本科課程後學生人數的增加,中大近來增設多所書院,其中晨興、善衡及和聲書院已開始收生,敬文及伍宜孫兩所新書院也將於2012年9月收生。

不要「書獃子」

書院是組織學生活動、實現「全人」教育的主要平台

中國人往往用「書獃子」稱呼光會讀書,對待人接物一竅不通的人。現今社會對大學生的期望,不再以學業成績為唯一量尺。良好品德、奉獻精神、高尚品味和強健體魄,都成為衡量優秀大學生的準則。在培養「全人」方面,書院可謂重任在肩。

鍛煉學生能力的各種活動,主要是在書院層面舉辦。這些活動包括海外交流及外訪計劃、研討會、師友計劃、社區服務、領袖才能訓練等等,還有各種學生社團組織的課外活動。

吳瑞說,每個書院都有學生會,是組織活動的主力軍。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活動是新亞書院的「千人宴」,邀請了不少明星參加。

以逸夫書院為例,院方定期舉辦書院聚會,邀請傑出人士蒞校演講,與學生交流。曾應邀出席者有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天文臺前台長林超英等。

書院還舉辦主題晚宴,邀請嘉賓就不同題目與學生分享心得。晚宴的特點在於氣氛輕鬆,利於師生與講者深入交換意見,講題也不局限於學術,還包括很多人生重要課題。

為了鍛煉學生的領袖才能和組織能力,逸夫書院不少活動是由學生主導的,如被稱為四大活動的迎新營、「逸夫裡」遊藝晚會、書院院慶活動及書院歌唱比賽,均由學生一手策劃和主辦,院方只提供資助和意見。

聯合書院則從2005年起設立全人發展獎勵計劃,鼓勵學生參與學術和非形式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終身追求均衡生活和全面發展。計劃深受學生認同,參與人數逐年上升。

在這個計劃下,學生參加或籌辦德、智、體、群、美五個範疇的校內外活動,並向書院申報。院方核實和計分後,每年向參加者頒發獎,並根據累計總分向畢業班學生頒發金銀銅獎的獎座、證書,還有書券以作獎勵。

由於獎項要計算每學年得分,有助於學生均衡規劃在大學不同年級參與的活動及類別,得分紀錄總結了本科生課堂外的活動,被視作非形式教育的成績表。

各有各特色

有的書院重視博雅教育,有的書院側重傳統文化

由於歷史迥異,中文大學的書院都各具特色。崇基學院院長梁元生教授介紹,著重博雅教育,強調全人發展是崇基的特色,通過為同學提供各種非形式教育項目和課外活動,培養他們自尊、自信、自強的精神。

新亞書院是1949年由錢穆先生及一群來自中國內地的學者興辦,創校宗旨在承續中國傳統文化,並使其與現代學術結合,令學生不忘本之餘,且有能力應付現代社會的挑戰。新亞書院院長信廣來教授說,書院這一特色一直延續至今,認為為學不單是追求知識,也講求處世的修養。

不過,在學生們眼中,書院的特色就實在多了。「有窮有福,好像崇基比較有錢,所以給學生提供的交換機會要多一些。」書院還提供獎學金和經濟援助計劃。一位學生告訴記者。各書院貧富不均的原因,是捐資助學者的捐資額差別較大。

「新亞住宿條件好,聯合交通便利,逸夫交通就很不方便。」這是另一位同學總結的各書院「特色」。因為中文大學佔地達近140公頃,地勢高地起伏,教學樓分散,吃夠了上課路上跋涉之苦的學生們對交通非常看重。

書院利與弊

書院制可能導致機構臃腫和資源分配不均

中文大學公關部介紹,書院提供以學生為本的全人教育和關顧輔導,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和互動,凝聚學生對書院和母校的歸屬感。書院組織各種活動,提供「非形式教育機會」,與正規課程相輔相成,培養學生的人際關係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對社會的承擔。

一位教育專家認為,隨著高等教育漸趨普及,當今的大學規模越來越大,人數越來越多,不利師生接觸,也容易導致同學之間關係疏離。書院這種小而緊密的群體有利於維持師生和同學間親密的關係,促進溝通,並培養歸屬感。

不少學生和老師都認為,書院制讓各專業的學生混雜居住生活,有利於學生開闊眼界,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住在一起,可以接觸到更多信息,對學生今後發展有幫助。

不過,實行書院制,絕非「百利而無一害」。

一位中大教授認為,因實行書院制,學校生出了很多行政機構,機構臃腫往往導致效率低下。而且,各書院劃地而治,可能導致資源利用不充分。學校在分配資源時,往往不能考慮大小書院的區別,搞「平均分配」。比如羽毛球場等體育設施,就是把體育館時間段平均分配,有的書院不夠用,有的書院沒人用。

這位教授總結說,內地高校不能盲目效仿書院制,到頭來生出許多毫無必要的官僚機構,或者變質為安排冗員的去處。

      責任編輯:郁文
「活力澳門推廣周」在南寧開幕      [2011-09-16]
港與蘇格蘭達成協議加強合作      [2011-09-16]
商務部官員俞建華:CEPA爲內地不斷開放累積經驗      [2011-09-16]
鄧國斌留任審計署署長      [2011-09-16]
海洋公園更改事故無載客說法      [2011-09-16]
曾俊華:冀年內簽訂CEPA8      [2011-09-16]
港將推非本地孕婦預約證明書      [2011-09-16]
港區選首日接243份提名      [2011-09-16]
曾蔭權結束歐洲訪問      [2011-09-16]
本報總編李曉惠出書研香港難點      [201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