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香港政府新聞網報道,為備戰10月5日至8日於倫敦舉行的第41屆世界技能大賽,薛家強近月天天反覆練習烹調羊奶芝士沙律、牛尾清湯和煎鴨胸等比賽要求的菜式,還要準備一道「神秘的魚」,因為烹調的是甚麼魚,比賽當天才揭曉,從而考驗參賽者的廚藝和應變能力。
世界技能大賽被譽為「技能界的奧林匹克」,每兩年舉辦一次,選手年齡須為22歲或以下,一生只可參加比賽一次。
香港已連續第7屆參賽,今年派出12人,出戰12個不同項目,包括西式烹調、美容護理、平面設計科技、資訊網絡系統管理、空調製冷、水喉及油漆裝飾等。他們將與來自5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對手一較高下。
20歲的薛家強,是去年全港青年技能比賽西式烹調冠軍,即使當過全港第一,現在出戰世界級比賽,心情難免非常緊張。半年前開始每週練習一至兩天,賽前一個月轉為密集式特訓。他的僱主更全力支持他參賽。「老闆給我告一個月有薪假,讓我專心備戰,如能勝出,還會加薪一成!」
師傳教路 烹調神秘菜式
比賽分為兩天,每天要在7個半小時內完成四道菜(4人份量),包括頭盤、兩道主菜和甜品。現職初級助理廚師的薛家強,平日主要負責頭盤,這次無疑是向難度挑戰,而為了應付屆時才揭曉的「神秘的魚」,德國籍師傅梅納安,半年來教他烹調不同魚類,嘗試不同烹調方法、配搭不同醬汁和上碟時的各種方式。
梅納安還為徒弟煮好的每碟菜拍照,相片除了用作平時檢討之外,比賽時可用作提示。「當知道要煮的是甚麼魚時,我便可以從相片庫找出最近似的,叫他照做,或叫他依照某張相片的擺法上碟。」
既然是「技能界的奧林匹克」,評分標準當然相當嚴謹。為了公平,身為評判之一的梅納安屆時不會給徒弟評分。除了比賽開始首半小時的「師傅教路」時段,每位選手的師傅全日都不可以跟徒弟交流,「使眼色、做手語」都不行。
評分嚴謹 舉分牌如奧運
5位評判試味時不會知道吃的是由誰煮的菜,期間不准交談,並要同時舉起分牌,10分為滿分,最高和最低兩個分數不計。口味是主觀的,但西式烹調比賽亦要求選手達到某些客觀標準,例如頭盤溫度須保持在攝氏15度,主菜則要求60度等。
21歲的秦彩婷同樣會代表香港出戰,參加世界技能大賽中的美容護理項目。選手需要在4天比賽日內,限時完成9個項目,包括面部護理、按摩、熱石按摩、修甲、水晶甲、脫毛、化妝、修眉和染眼睫毛。
「我看過上屆的比賽片段,參加者都好像奧運選手般,穿上港隊制服,手持區旗代表香港出賽,沒想過除了運動員之外,參與技能比賽的選手都能穿上港隊制服,是這段片令我決定參加這次比賽。」
美容護理要求膽大心細
秦彩婷本身是全港青年技能比賽美容護理項目的冠軍,她表示自己的強項是夠淡定,即使在眾目睽睽之下,也不會手震怯場。「比賽時會有不少觀眾圍觀,好壞評語都會聽到,批評的,就當聽不到罷!」
她目前在一間美容中心工作,同時接受培訓。她表示假如不是參加比賽,一位美容師很少會同時熟練9種技巧。為了參賽,她首次學習人體綵繒,並模擬連續4日比賽來備戰。
比賽要求技巧,同時考驗選手的體能,選手會抽籤決定比賽項目的先後次序。「假如上午要做按摩,下午立刻為客人做水晶甲,畫花時可能會手震。」練習脫毛是另一難題,比賽時大會要求選手為男或女模特兒脫毛,但她暫時都未找到男模特兒願意給她練習。
得獎與否 選手自信增強
美容護理是個人服務,但屆時負責評分的,並不是接受服務的模特兒,而是旁觀的評判,例如評判會觀察選手按摩時的動作是否流暢、有否詢問客人力度是否恰當等來評分。
鄧偉雄是代表團的技術代表助理,這次已是他第3次帶團出賽。「過去的參賽者,無論得獎與否,自信心都增強了,加上見過世面,知道世界水平,回港後會更加努力學習。」
他表示,今次12人的代表團,選手來自職業訓練局和建造業議會的學生和畢業生。每位選手都有一位導師跟進,出賽期間每人約5萬元開支,均由本港業界贊助。
勝出者除得到世界技能大賽頒發的獎牌之外,本港業界也會給金、銀和銅牌得主,分別5萬、3萬和2萬元獎金,獲優異文憑的也可獲得1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