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國家發改委網站數據顯示,今年我國煉油行業實現利潤24億元的同時,虧損企業虧損額卻達到346億元,行業有利潤,企業又巨虧,這對矛盾的數據是怎麼來的?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揭露說,中石油、中石化在給自己的煉油廠算賬的時候,把自產石油也按照高價購進的國際原油計算,這樣煉廠的成本直線上升,虧本也就不在話下了。
原來如此,一直叫嚷煉油廠虧本的中石油、中石化「兩桶油」,竟然用了「移花接木」的手法。不但糊弄來國家的巨額補貼,而且將消費者玩弄於股掌之中。只是,「共和國長子」為何耍起了這樣的手段?
細析之下,其動機無非以下幾種:
首先,為國內高油價「打埋伏」。紐約油價最近一直徘徊在80美元左右,然而,國內油價卻紋絲不動,國際、國內油價倒掛的現象越來越明顯。民眾關於國內成品油降價的希望也再次升騰起來。在這種語境下,堅持不降價的兩桶油,漸成「千夫所指」的輿論焦點。然而,在民意的風口浪尖上,兩桶油以「四兩撥千斤」的手法,將公眾意志消弭於「煉油廠虧損」的迷離假象中。
其次,給壟斷經營穿「遮羞布」。兩桶油本身既采油又煉油,比起只能靠買油加工的民營煉油廠來說,價格優勢明顯,為什麼反而成了煉油行業的虧損大戶呢?公眾對此一直是將信將疑,但苦於沒有證據無法反駁。現在,專家終於揭了兩桶油的老底。看來,它們一直哭喊「煉油虧損」,不過是一種掩人耳目的把戲,只是為了修正公眾心目中的壟斷形象罷了。
另外,為繼續索要巨額補貼「找由頭」。以中石化為例,上市10年來,中國石化僅向社會捐贈22億元,每年僅向廣大投資者分紅100億元。可是,自從2005年以來,中石化累計獲得中央財政的直接補貼已經數百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