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參考消息援引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0月4日報道,與一個有爭議的緬甸大壩項目有關的中國公司負責人說,緬甸政府上周擱置該項目令人意外,會「引起一系列的法律問題」,這是兩國關係發生摩擦的最新跡象。
中電投集團總經理陸啟洲周一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他通過媒體得知耗資36億美元的密松水電項目被擱置的消息,並對此事感到十分震驚。
這番話表明,正對中國在緬甸尋求更多項目的時候,這場爭端可能持續下去。現在不清楚的是,鑒於兩國法律制度的局限性,這家中國公司如何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日說,緬甸政府應該保障中國企業的合法和正當權益,這突出表明了這樣一個項目的政治性質。
據路透社北京10月4日引述中國官方通訊社報道,在緬甸方面突然叫停中國投資興建的密松水電站工程之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將繼續修建一條穿越緬甸境內的油氣管道,中石油已向緬方提供援助示好。
據新華社報道,中石油方面稱,油氣管道建設「進展順利」,此外,中石油已經於周一向緬甸提供130萬美元援助用於建設8所學校,作為今年4月簽訂的中石油向緬方提供600萬美元援助協議的第一批實施項目。
上周,緬甸政府暫停了一項有爭議的、中國投資興建價值36億美元的水電站項目,中國與緬甸的長期友好關係隨之進入敏感期,油氣管道項目目的任何不確定性都會對中緬關係造成新的打擊。
中石油公司於2009年11月開始在緬甸西海岸的馬德島上修建一個原油碼頭,作為連接該港口和中國邊境城市瑞麗的原油管道的一部份。工程預計2012年完工,依據設計一期工程每年可運輸1200萬噸原油。
據日本《產經新聞》10月4日報道,緬甸總統吳登盛9月末宣佈停建與中國聯合開發的密松大壩工程。過去中國一直靠大規模的投資和援助拉攏發展中國家,但隨著緬甸、利比亞和贊比亞等國家政權的交替,將民主和人權置於腦後的「北京共識」已開始顯露出破綻。
修建改該大壩的項目是緬甸軍政府與中國政府之間簽署的。緬甸從軍政向民政過渡之後,要求環保的呼聲日益高漲。在輿論的壓力下,吳登盛總統以「(大壩)破壞自然景觀、妨礙當地居民的生活」等為由,推翻了軍政府的決定。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日在答記者問時表示,「中國政府一貫支持中國企業本著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則同其他國家企業開展合作,並要求中國企業嚴格按照所在國法律法規履行責任和義務。敦促有關國家政府保障中國企業的合法和正當權益。」
中國呼吁與新政府進行「友好協商」已不是第一次。為維護在利比亞的石油權益,中國曾向卡扎菲的勢力發出呼吁,在石油權益集中的南蘇丹,中國也發出同樣呼吁。
為了維持經濟增長的動力來源,中國在全世界搜尋資源和能源,並積極在非洲大陸展開投資。一些當地官員捲入賄賂醜聞,而中國企業無視人權、剝奪當地工人的行為也引起了人們的不滿。
9月下旬,素以反華著稱的贊比亞愛國陣線領導人薩塔當選了該國總統。為了獲得礦產資源,中國迄今已在該國投入20多億美元。儘管前政權曾稱讚中國的投資為贊比亞創造了兩萬個就業機會,但據美國媒體報道,贊比亞工人感歎「中國的投資不是為了一般老百姓」。
過去,中國政府內部曾有學者批評企業依靠政府撐腰在海外獲取資源的模式。有學者表示:「要進行再分配,讓民眾享受到好處。」這些學者的觀點正在這些發展中國家得到驗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