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黃華華談9年任期:廣東30年走完工業化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1-0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黃華華。(資料圖片)

【文匯網訊】據南方都市報11月4日報道,「廣東用30年時間基本完成了發達國家上百年的工業化進程,創造了『世界走一步、廣東跨四步』的發展奇跡。」在廣東創造奇跡的30年中,黃華華從2003年開始擔任省長,已經走過了9個年頭,橫跨了三個五年計劃。近日,他接受南都書面專訪,回顧「十一五」,展望「十二五」。成功應對金融危機,力推產業轉型升級,大手筆投入改善民生……這是一個精彩的「十一五」。黃華華評價說,「十一五」時期是我省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五年。面對已經開局的「十二五」,黃華華表示,省委、省政府正密切關注國內外經濟運行環境的變化,全力控物價、穩增長、轉方式、惠民生、促和諧,著力緩解經濟發展中的突出矛盾,有信心努力實現「十二五」開門紅。

 問:請問省長認為應該怎樣評價「十一五」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十一五」時期是我省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五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以及雨雪冰凍、颱風等自然災害的嚴重影響,我省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堅定不移調結構,腳踏實地促轉變,扎扎實實惠民生,辦成了一系列大事,辦好了一系列喜事,辦妥了一系列難事,在科學發展軌道上邁出新的可喜步伐。這五年的成就可概括為「七個顯著」:

 一是應對危機保增長成效顯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省委、省政府沉著應對嚴峻考驗,堅定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重民生、促穩定,努力化危為機、危中求進,廣東GDP增長從2009年二季度企穩回升,全年增幅高出預定增長目標1個百分點;2010年增長12.4%,比全國高約2個百分點,保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是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2010年,我省GDP達46013億元,「十一五」時期年均增長12.2%.人均GDP已邁入中等收入國家和地區行列。我省實現財政總收入1.18萬億元,首次邁入「萬億俱樂部」,年均增速超過20%.進出口總額達7846.6億美元,年均增長12.9%;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906億美元,年均增長10.4%.廣東金融機構總資產約11萬億元人民幣,存款餘額達8.2萬億元。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3萬億元。廣東用30年時間基本完成了發達國家上百年的工業化進程,創造了「世界走一步、廣東跨四步」的發展奇跡。

 三是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成效顯著。基本建立了廣東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架構,形成了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優勢傳統產業、現代農業、基礎產業等六大主體產業群,建立了珠三角現代產業核心區、東西兩翼及山區產業轉移工業園區、數字廣東、循環經濟系統工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範區等八大重要載體。

 四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顯著跨越。五年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695公里,所有地級以上市均通高速公路。鐵路營運里程1859公里。初步形成以新白雲機場為樞紐,連接深圳、珠海、汕頭、湛江、梅州等五個機場的民航運輸網絡。

 五是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通過大力實施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戰略,全省各地初步走出了一條以「雙轉移」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城鄉區域協調、勞動力素質提高的科學發展新路。「十一五」時期,粵東西北地區GDP總量、工業增加值、招商引資額等經濟指標增速快於全省,經濟總量佔全省比重提高到21.2%.

 六是民生福祉顯著改善。政府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高。五年共投入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務領域財政資金9673億元,年均增長22.3%,占一般預算支出比重從40%增至57.2%.2010年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23898元和7890元,「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分別為10.1%和11.0%.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由3.15︰1縮小為3.03︰1.五年新增城鎮就業98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最低工資水平提高73.3%.

 七是民主法治建設顯著推進。法治廣東建設步伐加快,出台了《法治廣東建設五年規劃》,在全國率先實行政府採購、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國有土地使用權公開招標拍賣制度、信訪督察專員制度,形成了依法治省的「廣東模式」。科學民主決策機制不斷完善,出台實施了《政治協商規程》,定期舉辦了「廣東經濟發展國際咨詢會」和省長與專家顧問座談會,召開了重大事項決策聽證會,廣聽民聲、博采民意,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網絡問政有序開展,省市縣各級政府基本健全了網絡問政、網絡民聲、網絡民情體系。

 問:春江水暖鴨先知,我省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最先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請您談談我省是如何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我省經受了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特別是2009年,被視為是廣東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經濟社會發展遇到了「四大難」:一是完成GDP增長目標任務難。我省經濟對外依存度全國最高,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首當其衝。由於外貿進出口的急速下滑,導致工業生產增長緩慢、中小企業經營困難,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降至歷史最低點5.8%,30年來首次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保增長目標壓力巨大。二是企業轉型升級難。我省99%的企業是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受危機衝擊相當部分停產或倒閉。特別是貼牌生產的加工型企業達39000多家,佔全國40%以上,都亟待轉型。三是解決就業問題難。我省勞動密集型企業多、農民工多,企業訂單急劇下滑、用工需求驟減,就業形勢一度十分嚴峻,2500多萬的農民工一旦大量失業,將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四是完成財政收入任務難。從2008年8月起財政收入持續負增長,最低時為-33.2%;而財政支出大幅增加,給經濟正常運轉帶來巨大壓力。

 面對嚴峻形勢,省委、省政府見事早、行動快、出拳重,創造性地貫徹落實中央一系列應對危機、保增長的重大舉措,作出了「三促進一保持」的工作部署,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政策措施。一是深入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以廣佛同城化為突破口,大力推進「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經濟圈建設;同時,又陸續出台了促進粵東加快發展、粵西振興發展和粵北山區跨越發展的指導意見,以珠三角一體化帶動全省經濟協調發展。二是及時啟動實施新十項工程。啟動了五年內總投資2.3萬億元、共222個項目的「新十項工程」,涉及交通運輸體系、能源保障、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現代農業和水利、宜居環境、民生改善等十個方面。2009年完成年度投資3030億元,拉動全社會投資1.3萬億元。三是出台16項應對危機擴大內需的舉措。在當年第四季度就投入財政性資金1000億元,帶動社會投資1萬億元。四是著力穩定出口。2009年省財政拿出29億元扶持外經貿企業,全省組織了300多場經貿洽談活動,當年11月廣東外貿進出口就實現了止跌回升。五是扶持中小企業渡難關。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安排22億元用於扶持中小企業解困、擴大出口等方面的補助。六是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09年在省級財政增長困難的情況下,民生支出增量占財政增量仍達到76%以上;將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平均上調12.9%;280萬大學生和中職技校生納入醫保等,有效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通過上述一攬子刺激經濟計劃,廣東GDP增長從2009年二季度企穩回升,全年增幅高出預定增長目標1個百分點;2010年增長12.4%,比全國高約2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10.1%,比全國高出0.7個百分點。

 問:國際金融危機倒逼產業轉型升級,近年來我省產業轉型升級取得哪些成效?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把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擺在全省工作的重要戰略位置。2008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關於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決定》,明確提出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廣東製造」向「廣東創造」、「廣東服務」轉型,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從過去幾年來看,通過實施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雙輪驅動」、新興產業增量擴張與傳統產業存量提升「雙併舉」、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雙提升」戰略,使我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取得了新突破。

 一是基本建立了廣東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架構。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了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優勢傳統產業、現代農業、基礎產業等六大主體產業群,形成了珠三角現代產業核心區、東西兩翼及山區產業轉移工業園區、數字廣東、循環經濟系統工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範區等八大重要載體,形成了以自主創新、節能減排、節地、資金和人才政策等六大措施為保障的良好外部環境。現代產業500強項目發揮了引領產業高端發展的龍頭作用,戰略性新興產業涵蓋到4大領域、11個行業,總產值達1.11萬億元,其中新一代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照明等三大重點取得實質性突破。「十一五」期間,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約1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平均約45%.全省地稅收入中,來源於服務業的比重穩定保持在65%以上。先進製造業實現增加值930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47.2%.

 二是以珠三角地區為現代產業核心區、粵東西北為特色產業配套區的產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珠三角地區呈現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相互融合、協調發展的新局面;東西兩翼初步形成石化、能源、電力、臨港工業等重化產業基地和集群;粵北山區加快形成我省特色製造業基地、先進製造業配套基地。

 問:在國際金融危機中,我省的加工貿易產業受到的衝擊最大,近年來我省在推動加工貿易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平穩健康發展上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

 廣東加工貿易進出口的份額與比重非常大,不僅佔全省外貿進出口的六成,同時佔全國加工貿易進出口近四成,極容易受到外需下降或匯率變化的影響。2008年以來,我省眾多加工貿易企業一度遭遇嚴峻考驗。因此,對於廣東來說,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既是提升外經貿發展質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徑,更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必然選擇。為推動我省加工貿易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省委、省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強有力措施,出台了《關於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等10多個扶持政策文件,建立支持性政策體系,推動我省加工貿易銷售市場轉型、生產方式轉型、產地轉型和發展方向轉型,努力實現發展階段升級、產業結構升級、產品結構升級和集聚配套升級,著力抓好內外銷市場並舉拓展,不斷延伸加工貿易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大力發展服務外包培育新經濟增長點,進一步加強粵港澳台及國際合作。

 目前,我省加工貿易從簡單加工裝配逐步轉變為以「勞動、資金、技術三密集」為主要形態,2010年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占加工貿易出口商品的比重分別達80.5%和49.9%.加工貿易企業技術水平和層次不斷提升,目前在我省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研發機構的企業、投資性公司和各類企業總部分別達46家、12家和16家。來料加工企業不停產轉型步伐加快,至2010年底全省已有2414家成功轉型。大力推進加工貿易企業擴大內銷,2010年全省外商投資和加工貿易企業內銷金額達1.1萬億元,增值稅納稅額達350億元,帶動國內配套產業產值超過5300億元。

 問:曾有人說,最富的地方在廣東,最窮的地方也在廣東。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可以說是我省的老大難問題,近年來我省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取得哪些重要進展?

 粵東西北地區與珠三角地區相比,由於受地理位置、歷史原因等因素的影響,存在較大的發展差異,尚處於欠發達階段。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十一五」期間,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推動實施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戰略,既讓珠三角地區實現「騰籠換鳥」,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空間,同時又使珠三角地區更好地輻射帶動環珠三角地區的發展。五年來,我省共拿出400億元,扶持東西北地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移園、發展重點產業和開展免費技能培訓等,其中拿出75億元競爭性資金扶持了15個省級示範性產業轉移工業園;拿出35億免費培訓全省勞動力。通過近幾年的努力,「雙轉移」取得明顯成效。從2005年設立第一批3個省產業轉移工業園起,迄今已認定省產業轉移工業園35個。據相關統計,截至2011年6月底,全省35個省產業轉移工業園累計吸引各類項目2988個,總投資約7030億元,其中建成項目1448個,總投資額1552.5億元。從工業生產規模來看,2008年到現在,35個省產業轉移工業園累計創造工業產值已經超過4500億元,稅收約250億元。截至2010年底,全省2600萬農民工中本省戶籍的達958萬人。「十一五」時期,粵東西北地區GDP總量、工業增加值、招商引資額等經濟指標增速快於全省,經濟總量佔全省比重提高到21.2%.

 此外,我省還創新扶貧開發方式,舉全省之力全面推進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形成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幫扶單位認真負責、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大扶貧」工作格局。探索開展產業化扶貧、技能培訓扶貧、金融扶貧和醫療扶貧等,全方位推動山區貧困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協調發展。先後完成了全省3409條貧困村、70多萬貧困戶、300多萬貧困人口建檔工作,制定了幫扶方案,開展了兩次「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籌集善款60多億元。預計到2010年底,登記在冊的貧困戶收入平均增加18.5%,有42.2%的貧困戶達到脫貧標準。

      責任編輯:新二
黃華華辭去廣東省省長職務      [2011-11-04]
粵省長黃華華賦組詩讚廣州新景      [2011-09-28]
廣東省長黃華華:粵台合作進入關鍵時期      [2011-09-06]
粵省長黃華華試駕純電動公交車      [2011-04-06]
黃華華任粵突發事件應急委員會主任      [2011-02-21]
汪洋黃華華向港澳同胞賀新年      [2011-02-14]
黃華華:公務車太多養不起      [2011-01-21]
黃華華爆料:珠江舞台汪洋創意      [2011-01-08]
粵紅會醫院誤把活嬰當死嬰丟棄      [2011-11-04]
樂天百貨北京店告急 開業3年赤字過百億      [201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