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流花11-1」為代表的南海油田群,已得到中國方面的深入開發。(資料圖) 【文匯網訊】據世界新聞報報道,能源儲備可與波斯灣媲美的南中國海,資本逐利的味道越來越濃。在有關東南亞國家企圖把南海問題國際化的政策的驅使下,西方石油公司爭先恐後地來到這塊資源寶地,展開了一場關於「油權」的暗戰。
某種意義上,從南海爭端中受益最大的,恰恰是這些西方「油老虎」,因為他們獲得的不僅是巨大的商業利潤,還包括在地區局勢中的話語權。
美歐日「分食」大油田
由於石油開採是一項高投入、高技術的行業,出於政治和現實兩方面的考慮,越南、菲律賓等南海周邊國家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起就走上了一條拉西方「入伙」的道路,即通過直接或間接合資的方式,邀攬西方大的石油公司合作開採南海油氣資源。
據瞭解,目前共有200多家西方公司在南海海域有開採作業,鑽井總量達上千口。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越南就與蘇聯合作開採了頭頓地區東南150公里處的「白虎」油田。這塊油田最高年產量達到540萬噸,至今仍是越南第一大油田。
整個80年代,蘇聯在采油方面向越南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和技術支持,總共幫助越南在南海開闢出8塊油田,分別是「白虎」、「龍」、「代洪」、「沃克」、「巴赫」、「巴登」、「坦高」及「漢龍」。
蘇聯幫越南在南海采油,獲得的是經濟和政治的雙豐收。根據1981年雙方簽訂的成立越蘇石油合資公司的協議,蘇聯可以從越蘇石油公司拿到一半的銷售分紅。
20世紀80年代末,蘇聯之所以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之一,一部分份額就來自南海。
英國也是一個「捷足先登」的國家。1987年2月,BP公司旗下的阿莫科公司發現了「流花11-1」油田,該油田位於香港東南方向300米深的海中,是目前南海發現的最大的油田,儲量超過10億桶。(註:目前該油田已為中國所有)
近些年,美國和日本對南海油氣資源開採的投入在不斷加大。身為美國第三大石油公司的康菲石油,在越南海岸擁有3個油氣項目的股權,這三個項目均處於南海爭議區。
據瞭解,康菲石油在越南的資產規模多達15億美元。日本從上世紀70年代起就涉足南海的資源開發。最近幾年,日本雖然陷入經濟蕭條,卻沒有阻擋日本石油公司進軍南海的步伐。
2007年4月,日本石油公司投資5300萬美元,啟動了「東方」油田的開發,日本石油公司通過其子公司日本越南石油公司持有東方油田64.5%的股份。
去年11月,日本石油公司和日本國有石油、天然氣和金屬開採公司在東京與越南石油和天然氣集團公司簽署協議,三方將在開發南海油氣資源方面展開全面合作。
「油權」與高額利潤兼得
由於缺乏資金、技術和設備,南海周邊國家為了吸引西方大國聯合勘探開採油氣資源,給出了極為誘人的優惠條件。
以越南為例。越南政府規定,與越南簽訂石油、天然氣勘探和開發產量分成合同的外國投資者,可按事先達成的協議,以產量的一定比例進行成本回收。
成本回收後,產量分成將按浮動比例進行,外國投資商將得到30%∼50%。而且,外國投資商還不用繳納所得稅、海關稅或與石油勘探活動有關的進口稅。
為加大開採力度,2000年越南修訂了《石油法》,不僅使外國石油公司參與競標的過程更加公開、透明,而且條件非常優惠,合資公司裡,外方股份可佔到80%。
除了巨大的商業利益,西方國家看中的還有南海的地緣價值。中國石油大學教授葛家理告訴《世界新聞報》記者,現在流行一個概念叫「油權」,也就是說,誰掌控了世界的石油,誰就掌控了整個世界。
南海擁有驚人的油氣儲量,未來將是影響世界石油市場的一個重要槓桿,西方國家眼下的拼搶,目的就是壟斷世界石油資源,提升對能源定價權的影響。
葛家理還談到,控制南海的石油,某種意義上也是獲得地緣政治的支配權。「特別是像美國、俄羅斯這樣的大國,肯定都希望在亞太顯出自己的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