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內賈德:伊朗若敗將倒退500年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1-14]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世界新聞報報道,11月6日,伊朗首都德黑蘭迎來了一個罕見的白色宰牲節,這個冬天的第一場雪比往年來的更早,一些市民顯然沒有做好御寒準備,大街上時常可見衣衫單薄者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同樣令伊朗感覺不舒服的,還有近來西方發動的來勢洶洶的「反伊」寒流。繼上月美國指責伊朗策劃暗殺沙特駐美大使後,本月有關伊朗核技術的一份最新報告,把濃重的戰爭陰雲推向了波斯灣。

歐洲當地時間11月8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發佈了被輿論稱為「迄今最驚心」的伊朗核問題報告。這份長達17頁的文件列舉了伊朗製造核武器的種種「證據」。美國和以色列此前已多次暗示,不排除用「任何手段」摧毀伊朗核設施的可能。伊朗方面也擺出一副決戰到底的強硬架勢。有國際問題專家對《世界新聞報》指出,正如伊朗總統內賈德所表示的那樣,這個國家正面臨一場事關生死存亡的最終較量。

「迄今最驚心」的核報告

據以色列《國土報》報道,IAEA的這份報告歷時10年撰寫,整合了上千頁的情報,其中明確指出伊朗從2003年開始便致力於核武器的開發,而且從材料到技術獲得了某些國家的支持。報告說:「伊朗將核技術用於軍事目的的舉動,令人非常憂心。」

路透社稱,報告列舉了伊朗為生產核武器秘密購買設備以及進行核試驗的諸多證據。譬如其中提到,「附件中列舉的一些活動是專門為研發核武器而進行的,包括高爆炸藥實驗、引爆核武器的雷管設計以及研製核彈頭的計算機模型。」報告還說,伊朗可能已經在某個軍事基地建造了一個試驗核爆炸的大型金屬房間。

路透社指出,多年來,IAEA對伊朗的指責一直限於其核計劃不透明。而這次發佈的報告卻是IAEA最為明確的一次聲明,認為伊朗在「和平發展核能」的掩護下正在生產核武器。

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對《世界新聞報》表示,這份報告等於是將伊朗定義為「核擴散國」,把伊朗送到了世界輿論被告席的位置上。「這很可能是美國精心設計的打擊伊朗總規劃中的一步。從造勢伊朗策劃暗殺沙特駐美大使開始,一環扣一環。」

華黎明認為,該報告此時出台並非偶然,而是與整個中東大局密切相關。從去年年底開始,阿拉伯很多國家「變了天」。這段時間,伊朗不但始終獨善其身,還獲得難得的戰略機遇:趁機發展自己的核計劃和導彈計劃;利用利比亞戰爭導致油價高漲,意外大賺一筆;一批親美的阿拉伯政權倒下,新政權也開始疏遠美國;年底美國將從伊拉克撤軍……這些都給伊朗提供了在地區「做大」的機會。華黎明說:「美國和以色列把這些都看在眼裡,因此一定會尋找機會給伊朗當頭棒喝。」

經濟制裁極具殺傷力

此前有報道稱,以色列可能首先對伊朗核設施發動空襲,英國媒體則披露了美國已經制定軍事打擊伊朗計劃的機密。但當《世界新聞報》駐伊朗記者向伊朗百姓提起這些時,他們卻顯得毫不在意,反倒是對聯合國安理會可能出台的制裁措施更為擔心。

參加過兩伊戰爭的德黑蘭男子霍賈特說,西方就是在瞎吵吵,要能動武他們早動了,薩達姆得到西方和海灣國家的全面支持,跟伊朗打了8年也沒佔到便宜。說到這些,霍賈特滿臉驕傲,只是提起制裁二字,他卻擠出一絲苦笑:「希望制裁不要傷及老百姓。」

迄今為止,聯合國安理會已經先後出台了4份對伊制裁決議,美國對伊朗的單邊制裁也已經持續了32年。但所有這些措施都沒能讓伊朗妥協,外界也因此認為,經濟制裁對伊朗毫無效果。

事實並非如此。目前國際社會對伊朗的制裁,主要集中在武器、金融和能源領域。武器制裁影響有限,雖然伊朗現在已很難從國際市場上購入先進武器,其軍事裝備的國產化進程卻在趁機提速。但金融制裁卻令人堪憂。美國財政部今年10月份宣佈對伊朗中央銀行實行制裁,如果歐盟、阿聯酋、土耳其等國的金融機構也加大制裁,伊朗的融資渠道將被堵死,對外支付將非常困難。

能源領域的制裁更不容樂觀。去年7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1929號對伊制裁決議後,西方石油公司紛紛撤出伊朗市場,伊朗原油產量持續下降,目前原油日產量不足400萬桶,在歐佩克退居第三位。雖然伊朗這兩年多次宣佈發現新油田,但由於石油領域投資面臨巨大缺口,加上引入石油勘探和採掘設備受到制約,新油田難以轉化為實際產能。如果新的制裁涉及伊朗的石油出口領域,伊朗經濟無疑將雪上加霜。

伊朗將「倒退500年」

儘管西方動武還只停留在口頭上,伊朗軍方卻擺出了決一死戰的架勢。伊朗防長瓦希迪11月8日稱,敵人膽敢做出愚蠢行為,伊朗將予以強有力回擊。他還宣佈,伊朗國防部已把建造飛艇和各種輕型潛艇列入工作計劃;另外,為了試驗海軍新型裝備,不久伊朗還將開通一條高速水道。「伊朗海軍繼遠航印度洋和地中海之後,還將出現在更多的公海上。」

伊朗革命衛隊的一些軍官參加了7日德黑蘭舉行的宰牲節禱告儀式,他們代表軍方宣佈,比過去更加做好了保衛祖國、對抗西方威脅的準備,隨時準備聽從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命令。

一旦面臨以色列或北約的軍事打擊,專家認為伊朗獲勝的可能性不大。此前,伊朗總統內賈德在接見支持者時說:「我們正面臨最終的較量,這不一定僅僅是軍事上的,更可能是政治上的……如果我們沒有做好準備,我們將因此飽受損失,倒退500年。」社科院西亞非研究所研究員殷罡對《世界新聞報》說,「倒退 500年誇張了些,但倒退80至100年是很有可能的。」

分析指出,儘管伊朗在軍事上不佔主動,但卻具有第一次反擊的能力。伊朗有能力對海灣地區的美國目標展開反撲,包括美國在伊拉克的駐軍,在海灣地區的軍艦、軍事基地,都將成為伊朗的活靶子。如果西方對伊朗開戰的話,整個中東將陷入一場混戰。華黎明表示,這樣的嚴重後果,美國和以色列肯定也會考慮到。就算美以發動軍事打擊,頂多是把核設施摧毀掉。「美國現在恐怕不會動武,但會在輿論上繼續妖魔化伊朗,尋求對其加大制裁。」

專家稱伊朗應趕快調整

殷罡告訴《世界新聞報》記者,IAEA的報告對伊朗的殺傷力非常大,將結束伊朗在核技術發展上模稜兩可的階段。伊朗必須向世界表明態度:是繼續朝著製造核武器的方向走,還是在壓力面前明智地及時調整政策。

殷罡說,伊朗一旦擁有核武器,將嚴重破壞地區力量平衡,美國和以色列絕不會坐視這一切的發生。如果伊朗對IAEA的報告置之不理,不採取靈活措施,軍事打擊的到來是必然的。然而,無論怎麼選擇,對伊朗來說都非常艱難。「執意製造核武器,必然招來軍事打擊。但如果放棄核武,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付出的巨大代價則需要對國內民眾有個交待。這就需要伊朗的領導人審時度勢,作出最符合民族利益的決策。」

華黎明認為,伊朗接下來可能展開一系列外交活動,以免被國際社會孤立。但從國內來看,伊朗當局倒是贏得了一個凝聚民心的機會。「之前發生動盪的阿拉伯國家所面臨的問題,伊朗其實都有,伊朗政府可以號召民眾團結一致來對付外部壓力,以此來轉移內部壓力。」

      責任編輯:Zeta
美媒猜普京「歸來」將影響伊核      [2011-11-11]
中方稱與伊朗商業往來正常透明      [2011-11-11]
伊朗推進核計劃 被指嘗試核爆      [2011-11-10]
IAEA:伊朗已掌握核武關鍵技術      [2011-11-07]
內賈德重申無原子彈:美畏懼伊      [2011-11-07]
美英以與伊朗關係劍拔弩張 軍事進攻號角越吹越響      [2011-11-04]
內賈德聯大轟美借911發動戰爭      [2011-09-23]
胡總晤內賈德:冀儘早對話六國      [2011-06-15]
內賈德被曝曾想辭職 十天不露面      [2011-05-31]
伊朗煉油廠爆炸內賈德安然無恙      [201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