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這次東亞峰會對於詮釋美國重返亞洲對本地區形勢的影響,具有很強的標誌性意義。 【文匯網訊】據中評社報道,第六屆東亞峰會於19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落幕。峰會通過了關於互惠關係原則與東盟互聯互通的兩個宣言。這樣的結果也能勉強算得上是差強人意吧!其實,與峰會期間大國間的相互角力相比,這個成果根本就沒引起輿論的關注。
跟歷次東亞峰會相比,這次峰會有一個突出特點,那就是火藥味很濃。可以這樣說,如果說過去的東亞峰會主要是個討論東亞合作的平台的話,那麼這次峰會已經變成了相關國家的角力場。
就在峰會召開前夕,美國宣佈將在澳大利亞駐軍250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儘管美國極力否認此舉針對中國,但誰都知道這個舉措具有很強的涉華意味。從軍事上說,這批士兵的部署位置雖然距離中國有4000公里之遙,但卻能在需要時刻直接影響到馬六甲海峽的貨運和安全通道,對中國的安全和貿易都造成了一定的壓力。正因為如此,此舉招致了中方的明確反對。一向較為含蓄的外交部發言人這次也明確表明了不滿。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16日以「不合適宜、值得商榷」來定性這一做法。事實上,此舉針對中國的色彩是如此明顯,就連澳大利亞媒體也擔心,可能把中國變成「澳大利亞的敵人」。
從更為廣闊的背景下來看,美國屯兵澳洲意味著「重返亞洲」戰略,已經開始從政治、經濟和外交領域,延伸到軍事領域。儘管2500名駐兵的象徵意義高於實際意義,但這卻是美國大幅調整亞太政策的風向標。正因為如此,美國駐兵澳洲的問題,也成為東亞峰會上各方談論的敏感話題,並加劇了中美在峰會上的角力色彩。
不惟在駐軍問題上,在南海問題上,美國更是不顧中國的強烈反對,一味拉東盟國家,堅持把南海問題作為峰會議題。還在峰會召開前,美國就造足了聲勢。國家安全副顧問本•羅茲在隨奧巴馬出訪時稱,「海上安全問題適合在東亞峰會上討論……在談論海上安全問題時,南海問題無疑將受到關注。」這樣的做法當然遭到了中國針鋒相對的反駁。不但外交部發言人一再表示了反對立場,而且溫家寶總理在峰會的發言中明確表示,「關於南海問題,東亞峰會不是討論這一問題的合適場合。」
毫無疑問,造成本屆東亞峰會火藥味很濃的原因就是美國的參會。因為有了美國到場,一些東盟國家覺得找到了與中國對抗的靠山,底氣明顯足了起來。菲律賓就是這方面的典型。峰會開始前,正在菲律賓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莉在停泊在馬尼拉灣的美國海軍驅逐艦「菲茨傑拉德號」上誓言美國支持菲律賓,聲稱「美國正在和菲律賓合作……改善領土防衛和攔阻能力。」這番話說在菲律賓和中國就南海領土糾紛愈演愈烈背景下,其目的不言可喻。菲律賓外交部長羅薩裡奧就此解讀稱,「美菲就南海爭議發出了強烈的信號。」正因為如此,菲律賓這次執意把自己擬好的提案提交給大會討論。
而對於美國來說,基於其「重返亞洲」的大戰略,山姆大叔也很想借助於東盟的一些國家,牽制中國。由此造成此次東亞峰會演變成角力場的態勢。
應當說,這次東亞峰會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頭,有變成美國聯合東盟小國制衡中國的趨勢。而從結果來看,美國雖然並未達到目的,但也並非一無所獲。這次美國大力支持菲律賓提出的議案,這個提案雖然也提交了大會,但並沒有受到重視,用菲律賓外長的話說,就是被「忽略」了。但峰會上確實也充斥著南海問題的雜音,在美方的積極推動下,19日召開的非正式會議討論了這一十分敏感的問題。包括美國在內的十八個與會國首腦中的十六個都提及了南中國海問題,並要求「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在十八個與會首腦中,只有柬埔寨和緬甸兩個國家沒有在會上提及所謂的「海上安全」問題。對此,美國得意地表示,這次有關南中國海問題的討論是「建設性的」,奧巴馬總統對此「感到鼓舞」。顯然,在美國看來,它拉東盟制衡中國的策略是成功的。
總體而言,這次東亞峰會對於詮釋美國重返亞洲對本地區形勢的影響,具有很強的標誌性意義。至少從這次峰會來看,美國的「重返亞洲」不但無助於緩解本地區的局勢,而且可能導致問題的進一步複雜化。對於中國來說,要破解美國的外交和戰略攻勢,最關鍵的是要加強亞洲國家對中國的信任,避免它們成為美國制衡中國的工具。中國的目標應該是,如果不能讓這些國家站在中國一邊,至少也要設法讓它們在中美之間居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