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內地如何破解買菜貴賣菜難問題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1-2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圖為11月13日,市民在河南省許昌市祥瑞小區蔬菜直銷點選購新鮮蔬菜。目前,許昌市已建成社區蔬菜直銷點18個,以經營市民日常消費較為集中的蔬菜為主,鼓勵蔬菜種植大戶進城銷售。

【文匯網訊】據光明日報11月28日報道,市民買菜貴,農民賣菜難。近年來,農產品流通領域經常出現「賣難買貴」的矛盾局面:一方面是農民遭遇「賣難」,「白菜滯銷」「土豆滯銷」等新聞屢見不鮮;另一方面是市民大呼「買貴」,「菜籃子」「米袋子」讓人拎得既不輕鬆,也不省心。為緩解菜價大幅波動的怪圈,繼上海、北京等城市後,山東濟南等城市也推出週末蔬菜直銷市場。城管部門變拆台為搭台,一改過去的圍追堵截,主動引導進城賣菜的農民開設攤位。這些舉措能否根治農產品價格「過山車」這一痼疾?

周末菜市送驚喜

每逢週六清晨七點多,北京市北航校區週末車載蔬菜市場的攤位前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居民們都在等著搶購新鮮、便宜的蔬菜——到本周,車載蔬菜市場開進北航社區已經有近四個月時間了。

「週末車載蔬菜市場的菜比別的地方便宜。西紅柿只賣1.5元一斤,而別的地方都在兩塊錢以上,一次至少能夠節省10元錢。」家住北航小區的張女士臉上洋溢著喜悅。

北航週末菜市是北京市試點的第一批四個週末車載蔬菜市場之一。在北京、上海、山東等地,近期開辦的週末菜市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週末車載蔬菜市場以便宜的價格、新鮮的質量、較低的流通成本深受買賣雙方的青睞。

與「網上對接」「農超對接」和「農批對接」等多種方式相似,週末菜市也是政府為應對菜價暴漲暴跌採取的一項措施。採取車載的方式,新鮮蔬菜能從京郊田間地頭以最快速度直供到居民區,週末菜市場的設立,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早市的價格,有機菜的品質」。北京綠富隆公司副總經理肖軍認為,作為 「菜籃子」零售網絡新的補充形式,「週末車載蔬菜市場」在方便居民的同時,菜農賣菜成本高、市民買菜難的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而在上海,從今年9月開始就開展了「週末蔬菜進社區」,也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目前已在中心城區落實71個社區銷售點,全市產銷對接的各類蔬菜直銷點總計超過200個,直銷進入消費終端的蔬菜中,地產蔬菜上市量佔到50%以上。

直銷模式依然有制約

「世界上大部分發達的國家和工業化的城市都還保留著近郊的菜農和消費者直接見面的零環節的這種消費,又新鮮、又便宜,而菜農減少環節以後就能多賣一點錢,所以是一種利民惠農的做法。」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指出。

然而,在週末菜市運行初期,也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濟南,據市民反映,賣菜車堵路,爛菜葉影響衛生,小商販混跡其中成為週末菜市運行中的問題。「直銷點旁邊的馬路比較窄,容易堵塞,安全是個大問題。」濟南槐蔭區西光明街社區居民李竹亭提出。

雖然進城賣菜能多掙點錢,但菜農們的顧慮也不少。城市道路不熟悉、缺少運菜車,這還都是小事。「直銷點到週末才會有,但地裡的菜可不管週末不週末的,比如說菜花,到了時候三天不摘就開花,肯定賣不掉了。」一位菜農說。

肖軍認為,目前北京的週末菜市場還只是試點,主要選取在三環路以外、蔬菜零售配套設施相對不足的小區。由於週末菜市場對小區的硬件要求較高,要有較大的空地,還要做到不擾民,所以推動起來有一定難度,而且市場有自己的制約因素,一是露天,再是要有固定場地,因此場地、人員、設施的配備都需要有一個過程。

與此同時,各地週末菜市運行以來,許多菜農和市民都認為週末菜市僅僅在週末,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蔬菜直銷點只能解決部分菜農的問題,很多菜農總共就是種個三四畝,量比較小,再加上運輸能力有限,不會跑到城裡來賣。」濟南市長清區萬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萬克敏提出,可以嘗試設立相對固定的直銷店,與城市每個社區直接對接,方便菜農和市民。

流通痼疾等待破除

在週末菜市、農超對接加速推進的同時,菜價「過山車」依然在市場肆虐。「供不應求—價格大漲—大量種植—供過於求—價格大跌」,這樣的風險似乎成了一種週期性現象。與此同時,蔬菜「買貴賣難」的頑疾也已凸顯。

據農業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網」監測,今年以來,蔬菜批發價格波動頻繁,波幅較大。與批發價頻繁波動不同的是,蔬菜零售價卻持續高企。

專家指出,經過多年的社會經濟發展,全國蔬菜總供求已處於相對穩定狀態,菜價在合理範圍內波動是正常的,但出現如此高頻率的波動值得警惕。這種反常現象的發生,表面上看是供求失衡導致,但深層次原因在於流通體系不完善及流通渠道建設滯後。

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會長戴中久認為,打破「農民賣賤」「市民買貴」怪圈,政府必須要在提供公共服務產品方面做大量工作,加強流通體制改革。當前,應盡快建立起全國性農產品信息服務平台,囊括種植、產量、交易量、價格等信息,確保農產品產銷信息的公開性、真實性,實現整個市場需求量與供給量的相對平衡,促進行業的平穩發展。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李國祥指出,中國農產品流通的穩定性,主要是依靠市場培育大型的企業能夠出現,再加上一定的國家倉儲,這種企業又承擔著一定的穩定市場責任,這樣才能避免農產品價格頻繁波動的局面。同時,要發揮政府對市場的宏觀調控作用,並進一步推動農民合作組織發展,提高組織化程度,才能實現以「大生產」穩定對接「大市場」。

      責任編輯:Faye Cheung
北航學生吃飯遇溫總 被問菜價      [2011-10-02]
貴陽菜價漲幅全國第一      [2011-07-07]
農業部:菜價下滑幅度趨緩      [2011-05-06]
菜賤傷農菜貴傷民 急措難除根      [2011-04-29]
北京擬收購菜市場以穩菜價      [2011-04-29]
官方設「綠色通道」紓菜價      [2011-04-27]
山東菜農因菜價太低上吊自殺      [2011-04-25]
多省市菜價急跌 政府組織買菜      [2011-04-24]
濟南菜農自殺因菜價過低      [2011-04-23]
菜價猶如「過山車」價格穩定機制何去何從?      [201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