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12月15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韓國的示威者14日又在中國使館外示威,並喊出「如果中國漁民再暴力對抗就把中國使館變成焦土,並發起抵制中國貨運動」這類極端而偏激的口號。多家國際媒體過去兩天集中報道了這些來自首爾的火爆場面,他們中大多數在標題中突出「韓國人的憤怒」。
「一個人的死亡引發黃海衝突」,德國《南德意志報》14日以此為題的文章驚訝於一個事實:中國是韓國最大貿易夥伴,但一名韓國海警之死一下子就能升級為中韓外交交鋒。英國皇家國際關係研究所亞洲問題專家斯文森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也吃驚於「東亞國家的火氣竟如此一點就著」。這種情況因何出現?斯文森認為,原因在於這些國家因歷史原因總擔心外交落敗會使國威受辱,這種想贏怕輸的民意讓政府時常在對外交往時承受巨大壓力。
法國《費加羅報》說,此次發生在黃海的血案沒有多麼複雜的背景,中國漁民不過是被這片渾濁海水下豐富的藍蟹吸引,為賣好價錢鋌而走險,到爭議海域或韓國專屬經濟區捕撈。儘管韓國政府已盡量擺出強硬姿態,但韓國民間仍不滿足。如果韓國真搞出「抵制中國貨」或更激烈行為,中國一怒之下更鞏固北京——平壤軸心,韓國的利益恐會受更大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