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專家:中國逐步調整對緬甸政策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12-18]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中評社報道,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不久前對緬甸進行歷史性訪問,引起輿論熱炒「美國在緬甸挖中國牆腳」的話題。值此敏感時機,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即將踏足緬甸,參加大湄公 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會議。而就在12月15日,事情又有矚目進展,外交部證實,中國駐緬甸大使已經與緬甸反對派領袖、全國民主聯盟領導人昂山素姬會面。

中國社科院亞太研究所副研究員、緬甸問題專家杜繼鋒,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駐緬大使會見昂山素姬,意味著中方正在逐步調整對緬政 策,改變以往單純跟官方打交道的方法,開始跟反對派溝通。他相信,這僅僅是一個開始,隨著緬甸反對派逐步融入國內的政治生活,中方跟緬甸反對派的溝通還會 繼續;如果昂山素姬加入政府,中方也會相應提高溝通級別。

自從緬甸去年舉行20年來首次多黨制大選、並展示開放姿態之後,這個一向戴著神秘面紗的國度,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真實的緬甸,究竟如何是什麼樣子?緬甸的改革,能走多遠?中緬關係會否因為美國的介入而受到影響?中評社記者專訪緬甸問題專家杜繼鋒,為大家詳細解析。

杜繼鋒認為,去年大選之後,緬甸政府已有多項舉措推動政治改革。雖然文官對昂山素姬這些反對派比較忍讓,但是真正大權在握的軍方卻態度曖昧, 依舊對國內的少數民族武裝採取武力鎮壓,跟改革步伐不是很呼應。可見政府和軍隊之間還是存在分歧,緬甸的未來何去何從,還有待觀察。

他亦指出,在美緬展開接觸的背景下,繼續發展中緬關係這個大基調不能變。但是中國可以調整對緬政策,更加注重民間外交,促進兩國人民感情,對中緬關係的長期良好發展必將有所助益。

緬甸經濟曾經發達 西方制裁後一蹶不振

杜繼鋒告訴記者,60年代初期,也就是緬甸剛獨立後不久,它的經濟在東南亞地區屬於相對比較發達的。然而,自從1962年奈溫發動政變上台之後,經濟就開始走下坡路。

1988年之後,在西方國家的長期制裁下,緬甸的經濟更是一蹶不振。雖然擁有天然氣和寶石這兩大可以作為經濟支柱的寶貴資源,但是由於出口市 場比較單一(主要是中國和周邊的東南亞國家),而且軍政府還要維持龐大的軍事開支,致使緬甸人民的生活水平相當落後。同時,由於政府在衛生、教育等方面投 入較少,導致很多社會問題,例如艾滋病、毒品等社會問題很嚴重。

不過,根據杜繼鋒的實地觀察,今年三月緬甸新政府上台之後,已經在逐步開放,採取了多項措施,相對以往比較封閉的情況,已經明顯有所好轉,比 如一些以前會被屏蔽的網頁,現在也逐漸放寬了。「美國悄悄放鬆對緬甸的制裁,以及希拉里的訪問,都算是給緬甸改革成果的一種獎勵,」他說。

緬甸確實在變 「半文官、半軍人」執政

去年11月,緬甸順利舉行了20年來首次多黨制大選,掌控政權者從軍人變為「文人」。杜繼鋒強調:「當然主要行政官員還是以前軍政府的人,只是脫下軍裝,穿上文官制服,所以說稱他們為『半文官、半軍人』比較貼切。」

杜繼鋒指出,至少在表面上,緬甸確實在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緬甸政府對反對派的控制有所放鬆。例如修改國內的「政黨登記法」──根據原來的法律,昂山素姬不能組黨和參加政治活動,而今她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已經正式合法化,意味著她本人和其政黨皆可參加選舉。這是最重要的變化之一。

二是緬甸政府高層和反對黨高層頻繁接觸。此前一直是由勞工部長代表緬甸政府,跟昂山素姬接觸。但是今年8月19日總統吳登盛親自與昂山素姬會面,兩人就國內政治改革問題交換意見,此乃一大突破。

三是緬甸政府與西方國家恢復接觸。今年9月停建密松水電站事件,其實是做給西方人看的,時值緬甸外長訪問華盛頓期間,可見時機並非偶然。一種猜測是,緬甸與美國在背後有一些秘密往來、交換條件,緬甸用停建密松水電站來換取美國的一些「獎勵」。

四是緬甸政府開始釋放一批政治犯。今年10月,政府宣佈大赦,釋放6000多人,其中包括200多名政治犯,占該國政治犯總數的十分之一左右。

杜繼鋒表示,過去一年緬甸的改革,主要體現在政治方面,經濟上似乎還沒起步。

緬甸改革能走多遠?取決於軍方態度

至於緬甸的改革是真心的,還是為了換取西方的援助?杜繼鋒認為,目前仍需進一步觀察,很難倉促下定論。

在他看來,緬甸最大的改革動力來自內部,「長期的經濟困難,已經到了一個嚴重地步,可能有點堅持不下去了。」

杜繼鋒指出,緬甸改革面臨的最大障礙,是決策層的態度,目前看來內部似乎存在分歧,而最重要的軍方,態度仍舊比較曖昧。「丹瑞等幾個強硬派, 雖然已經退居幕後,但還是有影響的。他們的態度很重要,究竟是默許,還是等等看改革成果是否會威脅到他們自身利益?需要觀察一段時間。」

他表示,現任總統吳登盛是丹瑞挑選出來的繼任者,但是對軍隊沒有控制權。在其他民主國家,總統都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但是緬甸比較特殊,軍人是一個獨特的政治利益集團,另設武裝部隊總司令,總統對軍隊沒有直接影響力,軍隊仍然自成系統。

「政治上,文官對昂山素姬這些反對派比較忍讓,但是軍隊對國內的少數民族武裝還是大打出手,採取武力鎮壓,跟改革步伐不是很呼應。所以對改革還是存在分歧,特別是政府跟軍隊之間。」

未來如果改革舉措觸及軍方的根本利益,不能排除軍方再次干政的可能。但在目前這個階段,杜繼鋒對緬甸改革的前景,還是持謹慎樂觀態度的。

不是圍堵 美國在中國周圍設置「防衛圈」

對於希拉里的緬甸之行,不少媒體紛紛炒作「美國圍堵中國」之說。杜繼鋒並不認同這種說法,因為美國主動「圍堵」中國的主觀意識不是很強,客觀上也沒有能力這樣做。

「更準確的描述是,對中國設置一個防衛圈。」杜繼鋒相信,中國在緬甸的經濟利益,短時間內不會受到根本性損害。因為雖說美緬開始接觸,但要完 全恢復關係還要很長一段時間。同時,中國在緬甸的戰略安全利益,也不會受到美國介入的影響,而中國在緬甸境內的油氣管的安全,更多地取決於緬甸國內政局的 影響,如果當地少數民族武裝衝突越演越烈,或將對油氣管產生負面影響。

緬甸搞大國平衡 不會倒向西方

「緬甸一直懂得在大國之間搞平衡。」杜繼鋒告訴記者:「跟西方關係惡化期間,它在中國、印度、俄羅斯之間搞平衡。現在跟美國關係解凍,於是加了一個西方,繼續搞平衡。」

他認為,緬甸這個大國平衡策略是不會變的,但側重點可能會變──以前更多地傾向中國,以後對中國的依賴或會有所下降,但是完全倒向西方,是不可能的。

中國需要調整對緬政策 發展民間外交

至於中國可以如何應對,杜繼鋒指出,繼續發展中緬關係這個大基調不能變,不必因為它跟美國來往就對它另眼相看。

「關鍵是要調整對緬政策。」他說:「以前中國比較注重跟緬甸的官方外交,不太重視民間外交。以後或許可以更加注重這方面,比如跟昂山素姬拉拉 關係,跟緬甸國內的非政府組織聯繫,或者跟普通老百姓做一些衛生教育等合作項目,促進兩國人民的感情,對中緬關係的長期良好發展必將有所助益。」

      責任編輯:Winnie
中國外匯占款連續負增長曝信號      [2011-12-19]
中國外交部就金正日逝世等答問      [2011-12-19]
韓媒:中國船長承認刺死韓海警      [2011-12-19]
社科院:中國城市人口首超鄉村      [2011-12-19]
港媒:中國承認中美冷戰 底線是防全面衝突      [2011-12-19]
中國外交部:金正日是中國人民的親密朋友      [2011-12-19]
中國航母近日將第三次出海試驗      [2011-12-19]
中國前駐朝參贊:望金正恩接班      [2011-12-19]
卡恩:中國應擁有更大的發言權      [2011-12-19]
年關將至 中國高層頻訪東盟國      [201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