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馬英九和蔡英文最明顯差別,在於一個承認「九二共識」,一個否定「九二共識」。 【文匯網訊】據中評社21日分析報道,馬英九與蔡英文,本來就被指同質性強,幾個月選戰打下來,兩人還刻意在政策上趨同,互向對方靠攏,相似度更是越來越高。距離2012大選投票日還有20多天,現在看來,馬英九和蔡英文最明顯差別,就在於一個承認「九二共識」,一個否定「九二共識」。也就是說,2012年台灣大選,選民選擇的,是要不要「九二共識」,亦即選擇怎樣的一個兩岸關係。
早在半年前,蔡英文就已看透2012的選情。今年6月,她出訪德國時指出,藍、綠實力相差無幾,各自都擁有600萬票左右的忠實選民,若要勝出,關鍵在於如何爭取到100萬至150萬票的中間選民認同。
《孫子兵法》云:「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似乎藍綠雙方都認識到,兩大陣營的理念相距甚遠,基本盤又勢均力敵,難以挑戰,所以雙方都審慎以對,不像前幾次大選一樣各自站穩立場展開激烈對決,而是不約而同地向對方趨同,拉近距離,爭奪中間。
於是,有了「黃金十年」對「十年政綱」,政策高度雷同,還互指對方抄襲;又有了「平安福」對「三隻小豬」,連競選手法都差不多;還有後來的二元柿子、陳盈助事件、宇昌案等,你抹我一把,我抹你一把,直至把對方抹到一般黑為止。
馬英九執政三年多,民眾對其內政的滿意度不高,唯獨兩岸政策的滿意度一枝獨秀。而兩岸政策正正是藍綠分歧最大的部份,蔡英文要爭取中間選票,就要大幅度移離獨派的傳統立場,趨向藍營的主張。
因此,蔡英文甘冒「反覆」的罵名,對ECFA的態度突然轉向,從反對轉為接受;又頂住獨派的壓力,喊出「『中華民國』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對統一選項也稱「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又說不排斥訪大陸;並稱「一中各表」可納入「台灣共識」的討論。
然而,有一條底線蔡英文始終沒有逾越,就是堅持不承認「九二共識」。如果蔡英文繼續堅守這條底線,要不要「九二共識」,很可能就是2012大選的決戰點。
大陸方面已表明,「九二共識」是一個對兩岸關係發展不斷發揮重大積極作用的事實。否定「九二共識」,兩岸協商就難以為繼,已有的協商成果也將難以落實,兩岸關係勢將重現以往曾有過的動盪不安。
兩岸關係要怎樣發展,不是大陸單方面說了算,也不是台灣自己說了算,更不是由藍或綠說了算,而是由兩岸共同決定。大陸有權選擇「九二共識」作發展兩岸關係不容拋棄的基礎,台灣也有權選擇要不要「九二共識」。
台灣實行的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好處是選民可以作出選擇,到底要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還是要對抗、動盪、倒退的兩岸關係,選民完全有選擇的自由。然而,某一方認為是好的選擇,對另一方來說未必是好事;某一方認為是壞的選擇,另一方又不一定看作壞事。正所謂蘭茞蓀蕙之芳,眾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咸池六莖之發,眾人所共樂,而墨翟有非之之論。期待所有選民作出一致的選擇並不現實,因此,對決在所難免。
民主政治的壞處是要少數服從多數,而多數人在一時間所作的決定又不一定能保證正確。選民作出選擇的一刻,可能會認為無論把票投給誰,日子照樣這麼過,沒什麼大分別,但是,現在作不同的選擇,很可能就決定了三五七年後台灣截然不同的命運。故此,有投票權的,不能不對自己手上的一票慎之又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