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人民日報12月22日報道,《鴻門宴》、《武俠》、《大武生》……熱門影片遭遇偷票房的新聞屢見不鮮。偷票房的暗巷中,各路影院更是奇招盡出,從「狸貓換太子」到公然瞞報漏報,不僅擾亂了電影市場秩序,也拷問著電影從業人員的誠信。
日前,電影產業促進法徵求意見稿發佈,其中明確提出「電影院不得偷漏瞞報票房收入」。但人們也不禁在問,偷票房的癥結在哪?如何才能還票房一個「明白」?
一部描寫楚漢之爭的電影《鴻門宴》拉開了今年賀歲檔大幕,然而影片上映的當天,片方就發現了高清晰的盜版,而且也陸續發現了各種形式的偷票房行為。
這只是中國電影偷票房的一個插曲:從《大笑江湖》和《趙氏孤兒》的換票之爭,到《武俠》遭遇「錯票門」,再到《大武生》遭遇偷票房。偷票房,這個中國電影產業的「毒刺」,一次次觸到了行業的痛點。
怎麼偷
手寫票、零元票、業務票,變著法兒偷
「受到了盜版和偷票房的影響,《鴻門宴》票房損失大概在20%左右。」星光國際傳媒集團總裁宋光成說,《鴻門宴》策劃了2年,投資近億元,從題材選擇、立項和拍攝上都耗費了巨大心力,「以前也是聽別人說偷票房,想不到這次輪到自己頭上。偷票房就像在片方身上割肉。」
據瞭解,偷票房常用的一種手段是「偷梁換柱」,觀眾拿著甲片的票根看乙片,乙片的票房被挪到甲片。鑒於不同影片的片商與影院達成的分賬協議不同,比如甲片和乙片片方給影院的分成分別是60%和57%,一旦甲片創造的票房更高,那麼影院可以獲得的分成也越多,於是影院就把由乙片產生的票房挪給了甲片。
與以前的偷票房不同,宋光成在搜集各地偷票房證據時發現,如今偷票房呈現了新的特點,一是形式不斷翻新,二是性質更為惡劣。
「我們發現了手寫票、業務票、零元票等各種形式,甚至有影院出現了臨時加座的情況。影院從『挪票房』到明目張膽截留、瞞報票房,性質更為惡劣。」宋光成說。
手寫票、加座等形式的偷票房,影院將不通過計算機售票系統,直接截留票房。此外,還有一些「灰色」操作。宋光成還發現了通過捆綁銷售等結構票價。
據業內人士介紹,結構票價有各種表現形式,「套餐票」就是其中一種。具體手法是,名義上銷售某部影片及食品飲料,但電影票上呈現的價格卻遠低於應支付的款項,例如「100元套餐」中只有20元呈現於票根(此20元參與票房分賬),80元用於小吃消費(這一部分就成為了影院的自主經營收入)。此外,包括VIP票、團體票、團購票等其他種類的觀眾付款與票根價格不符的情形,也與上者的性質接近。
「與傳統的偷票房相比,目前最大問題是票房的截留瞞報。」新影聯副總高軍說。
宋光成說,片方和影院其實是唇亡齒寒的關係,偷票房損傷了片方的信心,也不利於影院的長久利益,如此下去將形成惡性循環,不利於中國電影產業的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