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程相逢 見習記者 芮拴穩 張菁菁 鄭州10日電】【編者按】元月9日上午,河南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大會對去年的24件優秀提案和20個提案辦理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這24件優秀提案通過承辦單位的認真辦理,為黨和政府提供了決策依據,對全省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今年,參加河南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的委員又帶來了哪些提案,這些提案又反映了什麼問題呢?本網自今日起推出大型系列報道——《政協委員建言獻策縱論中原經濟區建設》,全面報道河南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優秀提案。
民革河南省委員會:應重視治理農村環境污染問題
政協委員建言獻策系列報道一
【提案背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農村環境污染問題也隨之日益加劇,愈演愈烈的農村生態和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中原經濟區建設中亟需解決的重大社會課題。在此背景下,民革河南省委員會的提案《應重視治理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受到委員熱議。
記者:河南農村污染的現狀,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 生活污水、垃圾污染不斷加劇。大部分農村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道,已成為農村河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鄉鎮生活垃圾產生量逐年迅速增加,而大多數鄉鎮未建立無害化處理的垃圾填埋場,僅進行簡單的填埋。這不但影響環境衛生,而且造成河流淤積和水源污染。
第二,畜禽養殖污染日益增加。目前,全省畜禽養殖場已達60多萬家,每年排放的糞水及糞便總量超過100萬噸,由於許多畜禽養殖場缺乏處理能力,直接將糞便倒入河流或隨意堆放,這些糞便進入河流或滲入淺層地下水後,在污染了水源的同時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氣,使水中的其他微生物無法存活,從而產生嚴重的有機污染。另外,由於近年來大量使用飼料添加劑,畜禽糞便中許多微量元素也對環境造成污染。
第三,農藥、化肥等生產物資日益成為農業污染源。據最新統計,我省已成為國內使用化肥、農藥數量最大的區域。化肥利用率僅為33%,未被利用的氮、磷元素一部分被土壤吸附,一部分通過地表徑流、農田排水進入地表和地下水體,成為農業污染源之一。全省每年農藥使用量達700多噸(原藥量),除30%-40%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多餘的藥液進入了水體、土壤及農產品中。我省每年有上千噸的農膜投放到農田,農膜絕大部分為不可降解塑料,農膜的碎片不斷地累積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滲透性,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影響了農作物的正常生長,最終造成農作物減產。
記者提問:農村在進行環境污染治理方面面臨的問題體現在哪裡?
答:一是環保意識淡薄。長期的傳統農業耕作方式,造成廣大農民環境保護意識比較差,環保知識缺乏,認為環境污染與己無關。只顧眼前效益,不顧長遠利益,更不考慮生態環境,無節制地使用農藥、化肥等,加劇了農村環境的污染和惡化。
二是農村環境缺乏科學規劃和管理。在農村加快經濟發展和城市工業化向農村轉移的過程中,一些鄉鎮政府一味講發展,缺乏長遠的科學規劃。企業佈局分散,生產和排污混亂無序,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化工、電鍍等污染企業分散在鄉鎮、村莊、居民集中區,污染問題十分嚴重。
三是農村環保法律缺失。目前,國家有關農村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仍不健全,河南省尚沒有一部關於農村環境保護的地方法規或規章,關於農村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分散在其他多部法律文件之中。其中,相當一部分內容屬於原則性規定,概括性強,實踐中難以操作。
記者提問:如何從源頭上對農業污染進行整治,有何建議?
答:首先,加大宣傳力度,使環保理念深入人心。農村的環保宣傳要切合農村實際,除電視、廣播外,還可以多創作一些包含環保內容的為廣大農民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讓廣大農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環保理念。
其次,各級政府應當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制定農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規劃,推動農村和農業生產固體廢物的資源化處理和無害化處置,並給予政策和財政支持。對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秸稈、農用薄膜、廢棄農藥、化肥及農藥包裝物等應當進行綜合利用或者進行無害化處置,防止其對環境污染,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第三,通過財政再分配支出,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充分利用省、市、縣三級財政補助和扶持政策,爭取「自上而下」的資金,提高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在「水網」建設上,通過構築大水網和各建制鎮合格飲用水源的創建,確保農民喝上乾淨的水。在「垃圾三級網」建設上,確保每個鄉鎮建設1個垃圾中轉站。重點推進農村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廠(站)建設。
第四,以循環經濟理念,引導產業間協調發展和產業內部的高效、清潔生產。積極推進農業循環經濟示範區建設,實現對有機污染物的綜合利用,避免化肥、農藥可能造成的污染。大力推廣沼氣等清潔能源在農村的廣泛應用,並大力開展各種秸稈生物利用技術的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