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戚紅麗沙苗苗鄭州17日電】近年來,河南推動大遺址保護展示取得初步成效,創造了遠離老城建新城的「洛陽模式」和地下封存、地上標識展示的「殷墟模式」,建成了安陽殷墟、隋唐洛陽城定鼎門、新鄭鄭韓故城、內黃三楊莊等一批考古遺址公園和大遺址保護展示園區。昔日髒、亂、差的大遺址,今天已成為人們學習知識、陶冶情操、休閒娛樂的文化聖地。
河南作為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古代大遺址分佈密集,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和影響。據瞭解,國家「十五」末期啟動大遺址保護工程時在全國確定了36處重點保護項目,河南占6處。「十一五」時期,國家全面啟動大遺址保護工程,在全國確定了重點保護的100處大遺址,河南占16處。2010年底,安陽殷墟、隋唐洛陽城、鄭州商城、漢魏洛陽故城、內黃三楊莊等5處大遺址被列為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另悉,在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確立的以「六片(洛陽、鄭州、西安、荊州、成都、曲阜)、四線(長城、大運河、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一圈(環國境線)」為重點,150處大遺址為支撐的大遺址保護新格局中,將我省洛陽、鄭州兩個片區,長城、大運河、絲綢之路河南段三條線性遺產,鞏義宋陵、信陽城陽城遺址等19處大遺址確定為國家重點保護項目,位居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