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評社綜合報道,不久前,印度知名智庫「印度觀察基金會」(India 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發表文章:「共同目標,利益交匯:美印澳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三方合作計劃」。文章認為美印澳在海上航道安全、反恐、防擴散以及災害救助等方面具有共同利益,因此,美印澳三方應積極加強合作,共同維護這些利益。
由於「印度觀察基金會」帶有官方色彩,對印度外交政策的制定擁有一定的影響力。因此,這份由來自美國、澳大利亞以及印度國內最知名研究專家撰寫的文章也部分反映了印度國內對美印澳三方合作計劃的支持態度。
但隨後《印度時報》則報道,印度拒絕與美國和澳大利亞達成三邊安全條約。印度國防部長安東尼甚至對外界明確表示,雖然印美建立了全面防務關係,但印度並未制訂與華盛頓、東京和堪培拉建立針對中國的三邊或四邊戰略軸心這種更為宏大的計劃。
而印度國防部另一位高官也表示,他們對澳大利亞外長陸克文關於將說服印度加入美澳印三邊條約的說法感到非常「震驚」,並稱印度「並不急於」跳入該地區「任何多邊安全架構」。
他還表示:「我們肯定希望進一步擴大與澳大利亞的防務合作,不過是在一對一的基礎上。目前並沒有安全組織處於醞釀之中」。
印度的這一表態立刻引來了國際範圍內的廣泛關注。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印度此舉是不想被拖入中美在亞太地區的「大博弈」戰場。筆者認為,印度確有這方面的考慮,但根本原因在於印度加入美印澳三方安全條約的收益小於(或等於)其所付出的代價以及印度獨立自主外交傳統的影響。
加入美印澳三方安全條約能給印度帶來什麼?
印度加入美印澳三方安全條約將會得到什麼,同時又將失去什麼是印度衡量是否加入這一條約的標尺。就目前來說,美印澳在安全領域的合作主要集中於印度洋安全形勢、反恐、太空高科技、導彈防禦、防擴散以及災難救助等。
對於印度洋的安全形勢,印度一直極為關注。印度不僅在2001年組建安達曼—尼科巴司令部(簡稱東方海軍司令部),提高其對孟加拉灣以及馬六甲海峽的影響力,還一直關注周邊各國在印度洋的活動。尤其是中國海軍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中國藍水海軍的雄心壯志更是加重了印度的憂慮感。
為此,印度一方面加強與印度洋周邊小國的軍事合作力度,還積極與東南亞各國,尤其是越南開展密切的軍事合作,試圖以此減緩中國對印度洋的威脅。分析家因此認為,美印澳加強在印度洋的安全合作將削弱中國在該海域的影響,這是三國的利益匯合點。
然而筆者卻並不這樣認為,事實上,印度一直對美國在印度洋的活動極為關注。早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之時,美國就曾派遣航母到孟加拉灣向印度施壓。這一幕至今仍讓印度難以釋懷。以美國海軍目前的實力以及印度洋的重要戰略地位,美國怎麼能夠容忍印度獨自控制印度洋呢?
此次美國宣佈將在澳大利亞建立軍事基地,派遣海軍,事實上對印度來說就是一個警示。通過此舉,美國既可向中國施壓,也可應對未來印度在該海域的稱霸行動。如果印度加入美國主導的三邊安全條約,則無異於「引狼入室」。雖然能夠以此制衡中國對該海域的影響力,但同時美國的勢力也將因此滲透至印度洋,嚴重威脅印度對印度洋的控制權。因此,印度政府拒絕加入三邊安全條約顯然是對美國的戰略目的有疑慮。
在反恐領域。印度一直表示支持美國的反恐行動,並將自己標榜為恐怖主義的受害者。但是,印、美在反恐領域也並非沒有分歧。印度一直指責美國向巴基斯坦提供的高科技武器被巴用來對付印度,美國對印度在阿富汗的行動施加壓力等。而對於印澳來說,雙方在反恐問題上的合作並不多,也沒有實質性的行動。因此,在反恐領域,印度無需加入美印澳三邊條約進行政策協調,在印美雙邊框架中解決就足矣。
在太空高科技、導彈防禦等領域,美國已經對印度解除了戰略高科技禁令,因此,印度沒有必要加入三邊條約來獲取高科技武器。
在防擴散領域,印美之間還存在一些分歧。雖然分析認為,美印澳三方在全球防核擴散,尤其是中巴核挑戰、伊朗核問題、朝鮮核問題等領域存在合作空間。但對於印度來說,其最為關注的是中巴核合作。而在這一點上,美、澳並不能提供實質性幫助。並且印美已經簽訂《民用核設施協議》,澳大利亞已解除了對印度出售鈾原料的禁令,因此,印度無需加入三方條約獲取戰略利益。
印度的獨立自主外交傳統 雖然近年來,印度外交中的現實主義取向已佔據主導地位,但獨立自主的外交傳統在印度一直存在。特別是近年來,印度經濟增長迅速,政治影響力不斷提高,更是增添了印度的自信感,這為印度獨立自主外交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於印度來說,美印澳三邊合作的主導方肯定是美國,必然以美國的利益為主。如果印度加入美印澳三邊安全條約,將不得不在一些問題上與美國的態度、做法保持一致,這就有可能損害印度的獨立自主性,在國內招致非議,也會給印度的大國形象帶來負面影響。 總體而言,印度此次拒絕加入美印澳三方安全條約尚在情理之中,但是這一動向仍值得關注。隨著美國亞太戰略的逐步實施,其編織美印澳、美日印以及美日澳印合作框架的力度還會進一步加強,屆時各方態度將會出現何種變化還尚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