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敘利亞正構成大國博弈焦點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2-06]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中國青年報2月6日報道,美國東部時間2月4日中午,聯合國安理會就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俄羅斯和中國投出否決票。決議未獲通過。

眼下,敘利亞不僅是中東動盪的風暴眼,更成為大國圍繞主權國家危機應對原則而進行博弈的焦點。

中俄在安理會投下否決票

聯合國安理會的這項決議草案,是以1月27日摩洛哥代表阿盟向安理會提交的草案為基礎的,得到了西方國家的強力支持和推動。雖然該草案幾易其稿,刪除了要求敘利亞總統巴沙爾交權等內容,但仍保留了「全力支持」阿盟新倡議等內容,而阿盟新倡議要求巴沙爾下台。

該決議草案在安理會的投票原定在4日上午9時舉行,但由於各國分歧明顯,安理會進行了兩個小時的閉門會議。最終表決在上午11時50分舉行。表決結果為13票贊成、2票反對、0票棄權。由於中、俄兩大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動用了否決權,決議未獲通過。

付諸表決的決議草案「試圖在敘強行推動政權更迭」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丘爾金在表決後表示,安理會中的某些國家自去年3月開始以來就不斷破壞通過政治方式解決敘利亞問題的機會,試圖在敘利亞強行推動「政權更迭」、支持反對派上台、持續煽動國內衝突。他說,付諸表決的決議草案未能充分反映敘利亞目前局勢的實際情況,向敘利亞有關各方發出了一個「不平衡」的信號。

正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當天表示,該決議草案仍有兩個重要地方需要修改:一是為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的談判設定條件;二是相關措施只針對敘利亞政府,而沒有同等地用於反對派。

俄羅斯方面同時宣佈,外長拉夫羅夫及對外情報局局長弗拉德科夫7日將訪問大馬士革,與敘利亞總統巴沙爾會晤並討論政治解決敘利亞的方案。

草案「無助於問題的妥善解決」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李保東在解釋性發言中說,同不少安理會成員一樣,中國認為,在當前形勢下,片面向敘利亞政府施壓,預斷對話的結果,或強加任何解決方案,都無助於敘利亞問題的解決,反而可能導致局勢進一步複雜化。中國支持俄羅斯提出的修改建議,也注意到俄羅斯外長下周將訪問敘利亞,有成員要求繼續就草案進行磋商,這是合情合理的。

李保東說:「遺憾的是,上述合理關切未被採納,在各方仍有嚴重分歧的情況下強行推動表決,無助於維護安理會的團結和權威,無助於問題的妥善解決。因此,中國對這一決議草案投了反對票。」

阿盟對敘政府日益強硬

這兩天,阿盟對敘利亞的態度日益強硬。

突尼斯4日宣佈,決定驅逐敘利亞大使,並不再承認巴沙爾政府。敘利亞駐突尼斯使館當天降下了敘利亞國旗。

阿拉伯各國議會聯盟4日發表聲明稱,由於巴沙爾政權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呼籲,繼續鎮壓敘利亞示威民眾,阿拉伯各國應把敘利亞大使驅逐出境。

阿拉伯各國議會聯盟主席阿里·薩利姆·達格巴希在聲明中指出:「所有阿拉伯國家應該遵守和執行阿拉伯聯盟凍結敘利亞成員國資格的決定,並採取具體行動斷絕與敘利亞的外交關係,停止與敘利亞的貿易活動,直到敘利亞人民的要求得到滿足為止。」

當天,阿盟多個國家出現反敘示威,甚至有部分示威者衝入敘利亞大使館。

敘利亞官方4日否認了西方媒體關於敘軍炮擊敘第三大城市霍姆斯居民區、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報道。敘利亞通訊社援引政府人士的話說,這是武裝恐怖分子和敘利亞境外反對派組織「敘利亞全國委員會」利用安理會討論敘利亞問題之機使暴力進一步升級。

美國堅稱巴沙爾必須下台

安理會表決後,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蘇珊賴斯4日發表了措辭強硬的講話:「過去幾個月以來,安理會已被少數成員綁架。這些成員堅持他們空洞的主張和各自的利益,一條一條地除去決議中迫使巴沙爾改變其行為的重要內容。」

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克林頓當天在慕尼黑表示,如果不啟動政治過渡進程,敘利亞將面臨陷入內戰的風險。

近一段時間,美國對敘局勢的表態越來越明確、越來越強硬:巴沙爾必須下台。在該決議草案進入安理會最終投票前,美國一直在向相關各方遊說、施壓。

希拉裡上月底親赴紐約聯合國總部進行遊說,堅稱和平解決敘利亞危機的辦法就是總統巴沙爾下台。她說,敘利亞不是利比亞,阿盟提出的方案已為敘利亞政治過渡指明了道路,「現在我知道有些成員國可能擔心安理會將會像對待利比亞一樣(對待敘利亞)。這是錯誤的類比。敘利亞的特殊形勢需要它自己的方法。」

此前,希拉裡曾要求與拉夫羅夫通話,但拉夫羅夫以「正在澳大利亞訪問,不便通話」為由加以拒絕。

敘利亞內戰可能演成教派大戰

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波拉克指出,目前敘利亞實際已處在內戰之中。目前的關鍵問題是,這場內戰是否會向其他國家產生「溢出效應」,因為敘利亞內戰不是普通的國內衝突。在阿拉伯國家眼裡,這是一場教派戰爭,一方是由伊朗支持的、巴沙爾政權主導的伊斯蘭什葉派,而另一方則是代表阿拉伯大多數的伊斯蘭遜尼派。

什葉派和遜尼派的對立與爭鬥,不僅在敘利亞存在,在伊拉克、阿富汗、約旦同樣存在。一旦各國把敘利亞內戰看作是教派之間的宗教戰爭,那麼周邊越來越多的國家可能捲入其中。

大國博弈激化 美俄形成對峙

在始於2010年年底的中東動盪之前,中東矛盾以及大國在中東曾經的激烈博弈一度似乎都被中東和平進程所掩蓋。如今,隨著突尼斯、埃及、利比亞等中東北非國家舊政權的倒台,中東民族矛盾、宗教衝突、文化爭鬥的漩渦重新激盪起來。而當外力助推的中東動盪矛頭直指敘利亞和伊朗時,大國之間的博弈也因此而再度激化。

對美國而言,由美國逐漸獲得主導地位的中東「民主潮流」已到了最關鍵的時刻。過去一年中倒台的政權曾經都是美國的鐵桿盟友,而敘利亞、伊朗這些美國的眼中釘卻在「亂中得利」,現在是把「潮流」引向這兩個國家的時候了。

在美國眼中,大馬士革和德黑蘭像是「雙城記」,是中東堅定反美的最後堡壘,而且二者也是反美盟友。如今,美國已在國際上組建了對這兩國「最嚴厲」的制裁聯盟,伊朗甚至面臨著以色列「可能的軍事打擊」,3艘美軍航母業已齊聚霍爾木茲海峽周邊,兩國同時還面臨著嚴重的國內經濟、社會、政治危機,都自顧不暇。因此,許多人認為這是美國一併解決伊、敘難題的最佳時機。

而在俄羅斯眼裡,局勢卻恰恰相反。敘利亞和伊朗是俄羅斯在中東為數不多的盟友。俄羅斯在敘利亞塔爾圖斯港有獨聯體以外唯一的軍事基地。俄羅斯如今也是退無可退,必須對西方發出強硬信號。如果在這個時候頂不住壓力而放棄大馬士革,那伊朗政權倒台也將是遲早的事,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將會受到最嚴重的排擠。

伊朗和敘利亞同時也是俄羅斯重要的貿易夥伴,尤其是軍火貿易。僅2010年敘方就購買了7億美元的俄制軍火。俄對敘經濟總投資額接近200億美元。俄羅斯領導人認為,西方所謂「不會軍事干涉」的承諾顯然是不可靠的,利比亞就是前車之鑒。

可以說,中東動盪也是大國圍繞主權國家內部危機的應對原則展開的博弈。如今,「人道危機」已成為美歐等西方國家干預各主權國家內部事務的又一借口,而中、俄等國則認為,這是一個涉及處理未來國際關係的原則性問題,試圖通過外部強力干預來實現「政權更迭」,只會導致局勢更加混亂,產生更多的「人道災難」。

      責任編輯:Faye Cheung
法國稱歐洲將加強對敘利亞制裁      [2012-02-06]
阿盟稱將繼續調解敘利亞危機      [2012-02-05]
希拉里:軍事干預敘利亞可能性已被排除      [2012-02-05]
安理會敘利亞決議遭否決 美英法德不滿      [2012-02-05]
中俄否決安理會敘利亞問題決議      [2012-02-05]
中俄否決安理會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      [2012-02-05]
俄外長將訪敘利亞 目的未明      [2012-02-05]
傳敘利亞政府軍炮轟致300人死      [2012-02-05]
敘官方否認軍隊炮擊居民區報道      [2012-02-04]
外媒:敘駐多國使館遭示威衝擊      [201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