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周永峰 南京8日電】「文化強省,我們更應該關注保護文物的機制!」江蘇省政協委員、南京圖書館研究輔導部主任徐憶農在2月8日下午的江蘇省政協社科組分組討論時如是建言政府。
徐憶農手頭一份數據表明,目前全國在已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中,保存狀況較差和差的佔到26%,消失的不可移動文物約4.4萬處。「文物就是活著的歷史,不可移動文物的消失,帶來的是包括文化、思想在內的全方位損失。」
令人堪憂的上述數據讓她感到揪心。她說,江蘇是文化大省,就此而言更應思考文物保護機制,她稱,目前相關法律的不完善致文物保護工作困頓不前。
《文物保護法》規定:「凡因進行基本建設和生產建設需要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所需費用由建設單位列入建設工程預算。」
她分析說,由於建設單位不是文物的最終獲益者,因此如果在施工過程中發現文物,建設方和施工方普遍有牴觸情緒,他們一不願出錢,二怕延遲工期,往往採取隱瞞不報,有的公然違法故意損毀文物,甚至採取推平了事的做法,致使一批批文物永久滅失。
她建議道,「發現文物,挖掘保護應有政府拿出經費,同時發現疑似文物應有『暫定文物』機制,而不能讓它們悄悄地『被扼殺』」。
她稱,江蘇應加強文物保護工作,積極探索,破解難題,盡快出台相關法規,使文物保護工作走在全國前列,最終才能真正實現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