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藉著新軍事戰略的發佈,奧巴馬終於將自己從戰爭的泥潭中拖了出來,並且,在這份名為《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二十一世紀的國防優先任務》的報告中打上了自己的烙印:更靈巧、更敏捷、更注重亞太和中東。
當然,對於這份戰略的公佈,奧巴馬也有著十足的底氣:告別了伊拉克戰爭,殺死了本·拉登,幫利比亞結束了「卡扎菲時代」。
奧巴馬的心血之作
1月5日,美國東部時間一個平常的周四,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五角大樓召開了一場特殊的記者會。記者會上,奧巴馬以三軍總司令的身份宣讀了美國的新軍事戰略報告,而這份報告,將決定美國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軍事戰略發展方向。
當天的情景定格為這樣一個畫面:西裝革履、容光煥發的奧巴馬從容地站在鑲有美國國防部徽章的演講台前,環繞在他身邊的則是一群身著筆挺制服、胸前閃耀著軍功章的國防部「大佬」,其中包括國防部長帕內塔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普西。細心的人發現,這份本該由國防部長公佈的報告,因為奧巴馬以主角身份出席而顯得與眾不同。
對於這樣的安排,作為美國最重要的智庫之一「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太平洋論壇」的負責人,柯羅夫並不感到意外。
「奧巴馬他想強調這份軍事報告的份量以及個人對承諾的兌現,其次,他希望借此傳遞自己穩固的領導地位和能力。這樣的信息傳遞,在大選年顯得尤為重要。」柯羅夫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說。
的確,新軍事戰略公佈的時間點,可謂恰到好處: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硝煙剛過,不景氣的經濟讓人們覺得軍事預算需要做些犧牲,中國影響日增,伊朗威脅加劇,最重要的是,大選年已至。2012年1月3日,美國大選正式開鑼,隨後兩天,新軍事戰略出台。
這份軍事報告是奧巴馬的「心血之作」。
「起草過程很漫長。從去年9月開始,奧巴馬就已經參與其中。」柯羅夫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2011年9月到12月,奧巴馬就和軍事領袖、地區指揮官們先後召開了6次正式會議,討論新軍事戰略的具體細節。6次,單看數字似乎並不足以為奇,但與前幾任總統相比,奧巴馬對軍事戰略的重視程度、參與度均可見一斑。對於奧巴馬來說,這是翻過布什一頁,打開奧巴馬篇章的重要步驟。
在分析人士看來,新軍事戰略的奧巴馬的烙印非常明顯。早在上台之初,奧巴馬便推行外交的「巧實力」策略,如今的戰略也似乎是對「巧」字的延續。「是的,我們的軍隊要精簡。但同時我們也要讓世界知道,美國的軍事實力是世界上最強的,並且我們也足夠靈活,能夠應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奧巴馬在報告中信心十足地表示。
奧巴馬政府上台後,密集出台多份戰略文件,來規劃和指導軍隊建設與戰備活動。其中,繼2010年5月出台《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和2011年2月出台《國家軍事戰略報告》之後,又出台這份新的國防戰略報告,使奧巴馬政府的戰略構成了完整的體系。
削減軍事開支、調整軍事佈局,以及發展與亞太盟友的關係,是奧巴馬新戰略中的重要部分。事實上,早在軍事戰略發表前,奧巴馬政府「轉戰」亞太的意圖就已經十分明顯了。從2011年年初到年末,美國國務卿希拉莉的腳步跑遍日本、韓國、印度、巴基斯坦、印尼、菲律賓、泰國、緬甸等圍繞中國的許多國家,有的國家甚至被光顧了兩次。媒體因此將2011年稱為希拉莉的「亞太年」。
鄧普西與「新美國安全中心」
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丁·鄧普西而言,新戰略的出台過程就像一個「做選擇題的過程」。「我們要在原則和現實間作出選擇,這些選擇不容易。」鄧普西回憶道。
在美國的防務體系中,參謀長聯席會議提供建議,總統和國防部長做決定是否採納,然後由參謀長聯席會議和地區司令部(比如亞太司令部)進行補充,並經過商討做相應修改,之後進入執行過程。
2011年10月1日,從鄧普西出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新主席的那天起,作為總統和國防部長的首席軍事顧問,他就面臨著一個被寄予厚望的任務:參與新軍事戰略意見,並更好地配合執行該戰略。
在總統奧巴馬眼中,鄧普西是「最令人尊敬和久經沙場考驗的美國將軍之一」,而能夠成為參謀長聯席會主席,也與鄧普西的「團結」意識分不開。
這個畢業於杜克大學的英文碩士身上有著其他將軍所不具備的儒雅氣息,做事務實而用心。用曾與鄧普西共事的「新美國安全中心」高級顧問巴諾的話說,鄧普西「能夠感受到組織的靈魂,瞭解年輕士兵與指揮官經歷的事情,並與他們在許多方面都建立聯繫」。
2008年,鄧普西晉陞四星上將,伊拉克戰場成為其個人軍職生涯的福地,從一星准將到四星上將僅僅用了7年。
作為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普西的許多觀點都與奧巴馬不謀而合,並反映了新軍事戰略的方向。比如,有著豐富反恐經驗的鄧普西非常重視低強度的小型戰爭,這更符合當前美國的軍事戰略調整需要。鄧普西也曾指出,陸軍應按照安全形勢每5~7年作出一次調整,並不僅僅是在裝備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在組織形式和結構上作出改變,這一思路成為美國目前正在考慮的安全戰略。
甚至在國防部有人對削減軍事開支提出質疑的時候,鄧普西果斷地表示,「這並不會影響美軍保持世界領先的地位。」從各方面看,鄧普西都是新軍事戰略的擁護者和參與者。
「決策制定過程中,鄧普西不一定能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用。但在戰略實施中,他卻是一個非常好的執行者和監督者。」柯羅夫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在戰略制定過程中,需要做選擇題的,還有對高層決策有著深遠影響的智庫專家。在美國新近湧現的智庫中,「新美國安全中心」只用了不到5年時間就迅速成為影響美國防務和外交的一支重要力量。該智庫和白宮、美國國會大廈位於同一條街道上,現有30多名學者,大多有軍方背景。
新美國安全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奧巴馬內閣中佔據6席之多。美國國務院主管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是「新美國安全中心」的創辦人。
另一創辦人米歇爾·弗盧努瓦在美國國防大學工作時就推動和領導了《四年防務評論》的研究和撰寫工作,後曾任助理國防部長,奧巴馬政府主管政策的副國防部長,是美國國防部歷史上權職最高的女性。
「新美國安全中心」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發展強大的、務實的、有原則的國家安全和防務政策,提高和保護美國人的利益。它以亞太地區為關注點,他們認為在過去10年中,亞太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增強,未來如果要保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力地位,必須加強美國對該地區的影響。
新軍事戰略中,美國面向亞太的「華麗轉身」,明顯受到了「新美國安全中心」的影響。
超過1/3的戰艦將轉移至西太平洋海域
1月9日,「新美國安全中心」發表長篇研究報告,把南海問題當做是中美作為全球力量轉移的一個試金石、實驗場。
僅僅一天後,根據新軍事戰略,美國海軍公佈了其艦隊全球部署新戰略:超過1/3的戰艦將轉移至包括東海和南海在內的西太平洋海域。
長達數十年,「一石二鳥」是五角大樓決策者們的理想戰略,他們始終相信美國這個世界頭號強國有能力一次打贏兩場戰爭。但隨著經濟危機的加劇,五角大樓承認美國地面部隊已經無力承擔類似於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這樣的拉鋸戰。
「我們必須重新恢復國內的經濟實力,這是我們立足世界的根本。為此我們要摒棄大規模軍事佈局的戰略,轉而採取小規模、靈活的常規地面軍事佈局。」奧巴馬表示,這一點已經與五角大樓達成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份16頁的美國新軍事戰略文件中,10條作戰任務提到中國的就有6條。美國表示,在一個很長時期,中國作為地區力量的出現將在很多方面對美國的經濟、安全利益產生潛在影響。
「事實上,早在冷戰後美國就意識到亞太地區的重要戰略地位,為了我們的國家利益,美國有必要將亞太作為『關鍵地區』培養。而在布什執政期間,這一方向更加明確。但是『9·11』事件改變了一切。只能說,現在我們恢復到了原本的軌道。」柯羅夫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