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第84屆奧斯卡頒獎禮塵埃落定。在頒獎禮上,主持人調侃(還是自嘲地)說(大意):「在這經濟不景氣的時刻,我們一塊兒來見證一群億萬富翁的互相 頒獎的派對。」當然這當中也可能會有領了獎便如同獲得踏上億萬富翁的征途的「許可證」的新晉電影人。奧斯卡貌似影壇最高榮譽,其實那不過是影壇功利主義之極致。
看《大藝術家》,我回想起多年前一位影評人對曾與多名大導演合作,得過威尼斯影后的鞏俐定位:「她還不能算是大家口中所說的『國際女星』,因為她還沒有打進好萊塢。」當然她後來真的拍了幾出好萊塢電影,但這算不算「打進」好萊塢,難說。
許多人沒有看到的《大藝術家》的潛台詞,我在上一篇影評中已有分析。這裡再補充一點:上世紀10-20年代默片成功商業化的時期,是歐、美大導演分庭抗禮、百花齊放的黃金時代,一再地拓展電影語彙的各種可能性。然而,有聲片的誕生和興起,電影主創能以嘮嘮叨叨的對白取代影像來敘事抒情時,這不只使到古典 戲劇主義成為商業電影的主流,且好萊塢還仗著英語作為國際強勢語言的優勢,成就了國際商業影壇的霸權。歐洲當時雖也有大片廠同樣以流水作業方式生產電影,但其娛樂片則因為語言局限,再難打進不跟自己講同一母語的國家的市場裡。
那同樣講英語的英國電影為何不如好萊塢呢?我的判斷是:美國電影整體上的經濟實力、工業底子和創意還是比英國強;生機蓬勃的新大陸,又提供了多少引人入勝的創作素材和靈感。相較於逐漸走下坡卻還死守著紳士派頭的日不落帝國所能拍出的娛樂片,誰更有看頭,不言而喻。
法國片《大藝術家》在奧斯卡攻頂,媒體將之譽為「83年後第二出拿下最佳影片的默片」。但很少人提起:那是奧斯卡史上第一出不是美國或英國出產的最佳影 片。法國片能得奧斯卡最佳影片?這在一年前還是天方夜譚。還有,一出「外國片」需要以默片的形式完成此「壯舉」,因為它沒有奧斯卡諸「選民」和普羅大眾不愛看的「外語片」(他們討厭追讀字幕)的問題--默片賣到外國就換上當地母語的字幕卡。不過,《大藝術家》的故事背景本來就在好萊塢,若拍成有聲片當然應 該是講英語。
《大藝術家》的問題在於它所透出的信息,絕不是被多數影評人捧上神壇的「電影語言的思辨」。它對片中男主角破產後的描寫, 完全無法讓我感受到那是他對於電影的擇善固執,而不過是對物質生活和社會地位從天堂跌到地獄的窮極無聊。當我終於發現他是因為英語說得不好而抗拒有聲片時,我更深感他之前所做的只是他對於個人名利的保衛戰。只可惜,好萊塢在電影「開腔」後終究雄霸天下。英語講不好?能演的角色就有限。可他應該是意大利裔 (姓Valentino),為何不轉戰意大利影壇?
說得不客氣一點,導演Michel Hazanavicius似乎在抱好萊塢的大腿(而且在這過程中喪失了自己作為具有優秀血統的歐洲影壇的一員的身份)還不自知。若說他至少有創意,請參考芬蘭導演Aki Kaurismaki在1999年拍的默片「Juha」--同樣是只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出聲」,但對默片的精髓有更獨到的見解。至於他怎麼會得最佳導演 獎?大概同樣是靠那些小聰明吧?我倒很同意一名美國影評人的觀點(大意):「全片好像是Guy Maddin(一位專拍黑白默片的加拿大當代導演)哪一天拍砸了的場面。」
所以,多少年來,打進好萊塢成為天下多少電影人、演員的終極 目標。而所謂的「影壇最高榮譽」不過是好萊塢的「年度集體促銷平台」而已。從影藝學院和奧斯卡的品味,可看出好萊塢對於電影美學發展和「外國」電影的封閉 性和排他性。要改變好萊塢體制內的電影作業形式,只有打入這個體制;但打入體制的人絕大多數只會被同化。把好萊塢當成「榮登國際影壇」的唯一指標,實在有 點那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