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人民網報道,20日,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發佈消息稱,將受托投資運營廣東省1000億元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結存資金。這一舉動被部分媒體解讀為「養老金入市邁出第一步」。但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今日在官網迅速做出回應,表示「委託投資運營」不等於「委託入股市」,該項資金將主要用於國債、銀行存款等固定收益產品。
儘管官方已澄清廣東千億養老金並非運於投資股市,但無法忽視的是,近段時間以來外界對於「養老金是否應立即入市」的爭論並未停止。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2011年底在公開場合呼籲,「養老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可學習全國社保基金,投資股市獲取收益」。而多位權威專家也在近期同時表示,養老金入市「恰逢其時」。
「現在中國股市正處於市場低點,對於養老金來說是不錯的機會。」中央財經大學應用金融系主任韓復齡對人民網記者說。但他同時指出,如同任何投資都會面臨失敗風險一樣,誰也不能保證養老金就一定會賺錢,養老金受托投資運營機構要首先合理分配投資比例,這是降低養老金入市風險的條件之一。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此前接受人民網採訪時指出,養老金入市不能以「救市」為目標,養老金不能成為股市的炒作工具,要選擇波動小的股票,「穩健的投資是首要前提」。
基本養老金被視作老百姓的「保命錢」,人們最擔心的情形是:一旦投資不慎,巨額資金將被無情的股市巨浪「吞噬」。中國政法大學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就認為,目前國內股市自身的發行制度仍存在不公平、低效率和無序擴容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簡單地讓養老金入市並不成熟,且發生風險後將對社保支付產生不利影響。
但2011年初由中國社保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組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強調養老金投資的安全性並不意味著養老金必須購買無風險資產,「因為這些在短期內無風險的資產在長期來看也蘊含著潛在風險」。該報告稱,銀行存款的實際回報率因為通脹波動而面臨巨大壓力,其長期「風險收益」甚至低於股票指數的水平。
實際情況是,目前90%以上養老金的投資渠道是銀行存款,持有國債不到10%,投資利率平均每年不到2%。據著名社保專家、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測算,進入本世紀以來,僅基本養老金的損失就在6000億元-7000億元。
在外界過度聚焦養老金與股市的互動效應時,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在今年兩會期間為大家釐清概念:「養老金入市」並不是等同於「買股票」。他透露,其中有45%左右的養老金用於銀行存款、國債等固定回報類的投資品,投資股票的比例約為30%,而且必須是有長期價值的投資。他認為,「入市」實際上是「投資運營」的意思。
鄭秉文建議,養老金投資運營除用於持有一小部分股票資產外,還應持有實業投資、基礎設施的投資、股權投資、另類投資等,實行多元化的一攬子投資組合將有利於分散風險。
不論地方養老金進入股市的第一槍將在何時何地打響,股市分析家們現在已對此充滿期待。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在認證微博中表示,養老金開始運作以穩健為主,更多配置在固定收益產品上,股票投資比例估計和社保基金一樣控制在30%-40%以內,但由於後續增量實在是非常龐大,「對股市的利好作用重大,其歷史意義深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