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文匯網為首頁 | 關於文匯報 | 文匯報PDF版 | | 簡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地方聯播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陝文物專家質疑達爾文進化論


http://www.wenweipo.com   [2012-03-29]
放大圖片

文物專家、陝西省文物局法規處處長駱希哲。

【本報記者熊曉芳 西安3月29日電】「『猿變人理論』先天不足。如果賴以生存的森林遭到破壞,猿會像所有動物一樣首先考慮遷徙到草木旺盛之地,而不是考慮從樹上下到地上學習製造和使用工具。」文物專家、陝西省文物局法規處處長駱希哲在近期出版的《華清稽古》一書中,對達爾文進化論全面提出質疑。

駱希哲說,即使猿真的從樹上下來尋找生機,那麼一天找不到食物可以,十天半個月找不到食物就要餓死,如何「進化」?他認為,即使一隻猿學會了製造簡單工具,或者直立行走,也不會把這些本領遺傳給下一代。就像一個猴子學會了馬戲表演,它的後代卻並不能繼承,而是要重新學習。也就像中國古代女子裹腳一樣,從五代到民國裹了近千年也沒有「進化」到不用裹的程度。生物必須具備生存能力才能生存,其物種是由基因決定的,談不上「進化」。

那有沒有可能出現基因突變而導致「進化」呢?駱希哲介紹說,有關基因研究表明,所有生物的基因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能忠實地複製自己;二是有限的自我修復;三是能夠「突變」。基因突變導致兩種結果,非致病性突變和致病性突變。非致病性突變在生命合成之初的作用非常顯著,但僅僅造成正常人體間的遺傳學差異,絕不可能突變產生與自己基因不同的生物,違反、破壞其自身的生命衍生軌跡。雖然一些物種通過雜交改變生物基因,能夠產生出新的生物,但新物種不能繁殖的事實是人所共知的。最具說服力的莫過於驢馬交配所生的騾子。生物基因在遺傳中複製和自身修復、突變功能和突變有限性的偉大發現,揭示了生物種屬的不可改變性,人生下來就是人,兔子生下來就是兔子,猿生的無疑還是猿。不同的基因決定了不同生物的生成和存在。生物的種屬和本身的各種性狀,都是基因相互作用的傑作,而不是勞動、運動或外力強製作用的成果。明確地說,猿就是想極力通過勞動進化成人,但來自自身基因不可改變的複製功能和對肌體拘捕損傷自動修復功能的強大阻力,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針對達爾文由猿進化成人理論體系的四大要素,即猿、環境變化、勞動和進化,駱希哲針鋒相對地提出,猿腦增大不等於就是人;勞動不可能改變猿的骨骼生理特徵;不同人種存在的現實對由猿變人假說的衝擊;生物基因研究成果對猿變人理論的徹底否定。駱希哲還對現有史前考古學分期進行質疑,認為舊、新石器時代分期法存在缺陷,並分析總結史前人類社會六大發明,即聚落、農業、磨製石器、陶器、家畜飼養和墓葬,是區分史前社會不同時代最重要、最明顯的標誌。

宇宙為造人提供物質條件

「不要簡單理解生物的產生,不要有定勢思維非要找一個規律。」駱希哲表示,達爾文理論讓人感覺生物的產生就像發明一樣,不斷完善,總有新內容,但人類起源實質上是一個多元化、複雜的過程,在人類誕生之前,宇宙已準備好了相關的物質條件。他認為,有什麼樣的環境就產生什麼樣的生物。麥子放到一定時候自然會產生蛾子,玉米棒則產生蚜蟲,糞便產生屎殼郎,等等不勝枚舉。駱希哲大膽提出,宇宙曾經有一個適合創造高級生命的物質存在的時段,人就是那個時段多種因素融合的產物。人不同於其他動物而獨有的基因和靈性決定了人就是人,不可能是猿或其他生物進化的高級類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地方聯播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