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人民日報頭版刊文肯定上海轉型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4-0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匯網訊】人民日報4月5日頭條刊文,稱上海「想率先,敢率先,能率先。在改革開放中走在前列的上海,又一次站到了歷史潮頭」,肯定上海的轉型發展。文章內容如下:

玉蘭綻放,黃浦江春潮湧動。

靜水深流,大上海悄然生變。

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經濟結構在變,三產成了老大;增長動力在變,消費唱起主角;發展路徑在變,緊緊依靠創新驅動;發展理念在變,更加重視改善民生。

「率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率先推進改革開放,率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是中央的期許,也是上海最核心的任務。「我們將不遺餘力,把轉型推向深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道出了上海轉型發展的份量。

想率先,敢率先,能率先。在改革開放中走在前列的上海,又一次站到了歷史潮頭。

把握轉型發展的辯證法,不讓速度擠壓調結構、轉方式的空間,又要有合理的增長速度

率先轉型,上海轉成什麼樣?

「十二五」開局之年,上海收穫了經濟發展方式的一系列「質變」——

經濟運行告別高速增長,質量效益顯著優化。2011年GDP增長8.2%,同期財政收入增長25%,佔全國7%。城鄉居民收入增長13.8%,跑贏GDP。研發投入占GDP比例2.9%,遠高於全國水平;

經濟增長告別投資拉動,轉向消費拉動。GDP增長8.2%的背後,是固定資產投資「零增長」,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穩居第一;

產業結構徹底告別二產支撐,服務業成為「絕對主角」,就業人數占比近60%,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0%,地方財政收入占比70%以上,利用外資占比超過80%。上海理順了一、二、三產業的關係。

上海轉型的勢頭,讓人興奮。因為這些指標正是中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所追求努力的方向。

不過,如何看待上海轉型所取得的成果,不是沒有疑問。有人提出,經濟增速明顯放慢,有沒有增長乏力的因素,會不會影響後續發展?

「8.2%」是當前上海一個接近理想的速度——上海市市長韓正頗有信心。GDP增速放慢,不是轉型的目的,甚至不是轉型必須的手段。GDP增速高有可能是合理的,GDP增速低有可能是窘迫的。評價發展速度,要跳出GDP,看數據組合,看發展階段。

看發展階段,依據國際經驗,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後,經濟增速會明顯放緩,如新加坡從10.1%降到5.3%,韓國從9.6%降到5.2%。上海人均GDP在2008年跨過1萬美元門檻,2011年達到1.28萬美元,2009年、2010年經濟總量先後超過新加坡和香港地區,較全國其他省份率先達到國際中上等富裕國家地區水平,進入服務業拉動階段。在此階段,「8.2%」不僅不低,甚至可以說仍然處於高增長區間。何況,上海增速放慢並非突然、被動的下滑。2008年至2011年,上海GDP分別增長9.7%、8.2%、10.3%和8.2%,不出意外,整個「十二五」上海都會保持這樣的速度。

「平穩」而非「慢」,更適合用來評價8.2%。

看數據組合,上海GDP增速質量佳、可持續。人們擔心GDP增速下降,通常並不是著眼增速本身,而是擔心速度下來了影響就業、影響民生所需的財力支撐,影響「發展」這個硬道理。

「最讓我們高興的是,增速下來了,但就業彈性係數上去了,從『十五』末的0.23提高到現在的0.4以上,同樣的增速,可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肖林說。而1.9萬億元經濟總量,財政收入達到1萬億元,也讓上海對民生投入更有底氣。

「上海在轉型期,也在發展期,需要保有一定速度。8%的增速,既實現了一定的增長,又給轉型留出空間,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能。」上海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張道根表示。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全國沒有幾個地方能和上海比,經濟基礎不一樣、發展階段不同,上海的轉型只是順其自然,沒什麼難度,上海的經驗難以借鑒。

不否認,上海的確具有一些實現率先轉型的優越條件。但最終果斷邁出轉方式的步伐,同樣需要統一思想,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

即使在上海市內部,也曾有過爭論。GDP增速殿後,是不是太沒面子?何況上海爭先慣了,只要少往外轉移幾個工業項目,速度再提高幾個百分點並不難。

上海市領導語重心長:「上海土地面積只有天津的1/3、北京的1/2,每平方公里投資強度已接近1億元。再不轉型,短期的快速發展有可能,卻容易付出較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而且不利於長期的發展。」上海進一步明確,「率先」在不同時期有不同內涵。現在,率先轉型是中央賦予上海最大的任務,必須義無反顧地主動把重點轉到轉型上來,追求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

有時候,講轉型的重要性,人人明白,但是對舊有生產方式的沿襲和慣性,並不容易更改,即使想降速度,一時間也降不下來。

想率先,還要敢率先。上海下決心「捨」,減少四個依賴,探索轉型發展的新路徑。

減少對重化工業增長的依賴。「上海現在基本沒有煤炭加工業、玻璃業、水泥業,鋼鐵、石化也是負增長。」市經信委副主任周敏浩介紹說,「十一五」以來,上海累計淘汰落後產能3600多個,減少產值超過1000億元,節約標煤超過500萬噸。

減少對房地產的依賴。限購,上海率先響應;房產稅,上海率先試點。「上海謀發展,不靠房地產」,上海果斷出手,使房地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續下降,2011年降至5.3%,

減少對加工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依賴。上海通過政策引導和提高能效、環保標準,引導「三來一補」型的代工企業將產能外遷,騰出空間拓展高端服務業。

減少對投資拉動的依賴。上海在嚴格控制投資總體規模的同時,還下決心理順體制,從根源上抑制投資衝動,進而改變「唯GDP」的取向。上海取消了對區縣的GDP考核,新的評價體系更加注重經濟發展質量,注重投資結構的優化。

對發展規律和發展階段的準確把握,讓上海經濟發展悄然發生新的飛躍。

創新關鍵是思想上創新,不受習慣做法束縛,不被地域思維局限,不背現有成績包袱,主動求新求變

率先轉型,不可避免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靠什麼來推動?

「上海轉型中的問題,往往是全國還沒有遇到的,沒有現成的辦法可以運用,甚至上海以往引以為豪的創新舉措也失去效果,只有依靠創新來破解。」上海市達成共識。

創新理念,融入上海率先轉型的全過程。

創新意味著先行一步,圍繞轉型目標開拓新領域,做「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先導者。

建設國際金融中心,許多人認為是上海條件得天獨厚,不用費什麼力氣。的確,到2011年底,上海金融機構總數已達1136家,全球的金融機構紛紛來上海設立功能性總部或分支機構。

上海離「國際金融中心」有多遠?是不是按部就班依照國家規劃向前走就可以了?「創新無止境。只有不斷地針對國內需求、對接國際市場進行金融創新,上海才能早日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為經濟轉型服務。」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方星海說。

今年2月,上海股權托管交易市場正式啟動,首批19家企業成功在交易中心掛牌,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有了新途徑。近年來,上海在國家金融政策體系內,推出大量開創性的舉措。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在滬外資銀行發行人民幣債券、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試點……金融創新產品不斷湧現。

創新要擺脫地域思維,立足國家級、國際化。

上海是全國的上海,上海實現創新驅動、轉型升級也必須立足服務全國、瞄準全球。做全球航運中心,上海一直在思考話語權的問題:「美國已經沒有船公司,但誰也不能否認美國在全球航運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的集裝箱運量穩居全球第一,如此大的體量又能否取得相應的地位呢?」

2009年,上海航交所已發佈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反映市場走勢。「指數的發佈只是手段之一,通過指數來影響運價,這才是發展高端服務業、提高附加值的關鍵。」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說。2011年6月,以集裝箱運價指數為結算標的的集裝箱運價衍生品上市交易,年底以沿海煤炭運價指數為結算標的的沿海煤炭運價衍生品再度推出。美國FMC(聯邦海事委員會)主席感慨:集裝箱運輸是美國最先發明,但其運價的交易卻讓聰明的中國人佔先了,堪稱現代航運一場理念、技術和服務的變革創新。

創新驅動並不一定都是大動作,許多的細小環節同樣能體現出創新意識。

上海有個全國首創的「蔬菜價格保險」。菜賤傷農,農民不願種;菜少價高,市民不樂意。蔬菜供應上,有沒有現代服務業創新的空間?2011年7月,上海安信保險推出「夏淡」綠葉菜成本價保險。青菜、雞毛菜、米莧、生菜、杭白菜5種上海市民餐桌上的常見菜納入保險,保險面積達到14.4萬畝,避免了菜價的暴漲暴跌。蔬菜保險受到農民、市民歡迎,從事這項業務的企業也頗有成就感,既賺了口碑,又拓展了業務領域。

在上海,類似的創新之舉層出不窮。正是這大大小小的創新匯聚起來,為轉型升級注入強大動力。

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如何營造創新氛圍,讓企業轉型升級的熱情迸發、激流湧動?

在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有這樣一組數字:2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1000多個研發機構,其中包括22個國家級專業研發基地。

「這裡有一種魔力,讓企業樂於創新。」微創醫療董事長助理張燁說。不到一厘米長、一微米厚的心腦血管保護罩,每個造價要數千元,微創醫療是高技術、高風險的產業。正是在張江,微創找到了創新型企業最需要的環境——不用發愁找不到投資。上海市考慮到創新型企業在起步階段的融資困難,設立了3個10億元專項資金以促進科技金融發展;政府服務高效,張江擴大入境特殊生物材料檢驗檢疫改革試點、生物醫藥企業便捷通關試點,不讓企業的創新活動有阻滯;創新氛圍濃厚,為推行張江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計劃,上海浦東新區特意設立了5億元代持股專項資金。

創新驅動、轉型升級,上海依舊保有大量製造業。但製造業早已不是「傻大黑粗」,不論是核電等重大裝備還是疫苗等生物製藥新興產業,都立足於高端,做技術最先進、科技含量最高的產品。

轉型發展靠改革。矢志不渝地推進市場化改革,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在先行先試中把握改革開放機遇

改革開放始終走在前列的上海,如今在率先轉型的過程中同樣高擎起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旗幟。

改革,上海始終堅持市場化的方向。

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離不開大量機制靈活、滿足市場細分需求的小企業。

小微企業在上海得到了更多關照。3月27日,上海市工商局公佈28條意見,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符合條件的上海個體工商戶可「升級」為小微企業,並享受年檢費暫免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同時對小額貸款公司和擔保公司設立提供很多便利,支持小微企業融資。截至2011年底,上海已設立小額貸款公司72家,融資擔保公司48家,村鎮銀行9家。

提高市場化水平,要勇於對大量行政收費說「不」。

收費項目多、額度高,不僅加重企業負擔,也不利於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法制環境。上海提出,要做行政收費最少的城市。2009年以來,全市清理126項行政收費項目,為企業減負200多億元。目前,上海非稅收入佔地方財政不到4%,其中地方性收費項目一律取消。

推進市場化改革,上海市政府向自己挑戰,探索「小政府、大社會」。

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新成立的一家研發生產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隔離膜的企業,從項目備案至施工建設,只用了約69天,而過去則需要大半年。提速源自並聯審批。過去,企業投資新建項目,要經環保、衛生、商務層層「過關」。並聯後,只需將材料遞交至一個窗口,幾個部門同時審批。

立足於「小政府、大社會」,上海浦東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驗區主動給自己限權、給服務提速。浦東新區區長姜樑介紹說,目前浦東平均審批時限已從22個工作日壓縮到8.4個工作日,成為中國內地行政審批事項最少、整體審批效率最高的區域之一。政府工作人員則要面對更多約束。春節前,浦東新區某局王副局長收到短信:「您有一項網上待審批事項預警,該事項將於明天到達最後承諾期限,請及時處理」,短信來自浦東權力監管平台。原來,有一項審批事項他因在外開會沒來得及辦理。王趕回單位簽發,避免了超時限審批。

「海不辭水,方能成其大」。上海一直走在對外開放的最前列,如今在轉型的過程中,也堅持以開放促轉型。

面向世界,他山之石為我所用,楊浦區建設數字化產業園,從美國邀請來舊金山灣區委員會和硅谷銀行共建,硅谷銀行與區政府共同成立直投基金,支持高科技企業孵化,與香港瑞安集團合作建設創智天地。閘北區原來產業結構偏重、偏黑,轉型後直接面向「科技化、國際化」,以往工人出入合金工廠居多的園區,常常「白衣上班灰衣下班」,如今,一個集聚了1700多家高端服務型企業的高新技術總部經濟園——「上海市雲計算產業基地」已脫胎新生。

擴大開放,上海更注意從國際環境變化中把握對外開放的新機遇。經濟全球化,國際生產要素重組和中高端產業轉移加快,上海依舊是跨國公司看好的投資地點。只是,上海如何在新一輪開放中提升水平、加快轉型?上海明確,要緊緊圍繞轉型目標,引進外資必須是高端產業的高端環節。

電子信息業,乍一聽屬於鼓勵引進的新興產業,但務實的上海人提出,不要高端產業鏈上的低端部分,要做「微笑曲線」的兩頭。2011年上海以代工為主的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產能大量外遷,但總部和研發中心更多地來到上海。目前,上海服務業外資占比達到80%以上,外資總部和功能性機構總部達到930家。

把改革引向深入,上海還格外注重對接國家戰略,在先行先試中爭取改革的機會。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類似的改革試點,近年來紛紛落戶上海。

「多數人認為這是上海『運氣好』,我們感激中央政府的信任。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全力爭取改革試點。」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國平說。

營改增試點全國矚目。事實上,早在2009年,上海市就提出,發展現代服務業有必要改革稅制,並組織專業人士調研論證,率先進行研究探索。周國平介紹說,每一項試點,上海都會提前做大量功課,進行反覆的調研論證,主動清除不利於試點的障礙,隨時為試點的推行做政策、人才、資金上的準備。

改革者披荊斬棘,需要獲得寬容體諒。浦東人為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以改革為己任,去年率先將「寬容失敗」寫進了人大文件,明確區屬國有開發公司和國有科技投資公司,通過直接投資、貸款擔保等方式資助初創期、種子期的科技中小企業時,「允許發生緣於非主觀故意造成的失敗或失誤」,從體制上支持企業大膽改革。

堅持「民生優先」導向,明確政府職責,改善民生不滿足於被動回應,而是主動對接民生需要

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最終目的還在於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

在外人眼中,上海改善民生有著天然優勢:1.9萬億元的經濟總量、3429億元的地方財政收入,使得上海辦起事來「底氣十足」。

優勢顯而易見,挑戰卻未必盡人皆知:人均生產總值已跨越1萬美元,老百姓的需求呈現多元化,基本生活需求解決了,更高層次的需求又隨之而來。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需要我們以更大力度保障改善民生,注重人的全面發展,不斷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數』。」儘管居民收入和保障水平已走在全國前列,但上海市委、市政府領導卻始終頭腦清醒: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個跟時代同步、與發展相隨的漸進過程,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必須始終堅持「民生優先」,在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過程中讓百姓得到實惠。

「民生優先」,上海更強調政府的責任。「民生改善,是百姓的期盼,更是政府的責任。政府不應再被動回應老百姓需求,而要主動對接民生需要。」上海市領導表示。

2011年12月3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上海發佈」,發表了名為「週末去買點捲心菜」的微博,稱奉賢、金山等地捲心菜產量很大,賣菜難讓菜農頭疼,呼籲市民幫忙購買。微博一發出,立即受到網友的高度關注並引發了連鎖反應,推動了滯銷蔬菜的銷售。

三天後,「上海發佈」再度發表微博,主動從滯銷事件中尋找差距,稱政府會進一步做好信息服務,引導菜農按市場需求種植;加強產銷對接,調動菜農生產積極性。市民們不禁感歎:微博賣菜「很貼心」,政府主動對接民生的姿態,匯聚了民眾信任。

從被動回應到主動對接,政府職責定位的轉變使得上海在轉型發展中,特別是面對一些重要的選擇時,更注重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

陽春三月,世博會中國館裡一派忙碌景象,這個上海的「新地標」正在為美術館角色而變身。再過半年多時間,一個展示面積約6萬平方米,以美術典藏、研究、展示、教育、交流為基本職能的綜合性藝術博物館——中華藝術宮,將免費向觀眾開放。

在很多人眼中,如此使用中國館,經濟上似乎很不划算。「如果搞商業運營,一年興許能有1億元的進賬呢?現在,則要財政每年投入上千萬元。」對此,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指出,民生不只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文化同樣是民生的重要內容。

對於上海這樣的特大城市來說,住房一直是民生領域最為突出的矛盾。上海的決策者們認識到,上海住房困難家庭情況複雜多樣,如果單純依靠市場來解決,絕大部分人很難實現「居者有其屋」,政府必須在住房保障上挑起大梁。

上海一邊採取措施控制過高的房價,一邊大力建設保障房。僅2011年,新開工建設和籌措保障性住房就達到1700萬平方米、26.7萬套(間),供應1240萬平方米、17.5萬套(間)。41歲的張衛國是上海住房保障體系的受益者之一。前幾年由於企業倒閉,他下崗在家,與父母擠在一居室的老公房裡。廉租房建設的消息傳來,他第一時間提出了申請。2010年9月,張衛國順利搬進了銀河新都小區。「48平方米的一室一廳,一個季度才405元,咱住得起。」張衛國說,廉租房真正解決了老百姓的實際困難,讓他這樣買不起房的上海人告別「蝸居」。

讓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不僅是財政多投入就能實現。轉變政府職責定位的過程中,上海市加深了對提升城市管理的認識。

上海人精細,城市管理更要精細。

繁華鬧市的公廁如何科學設置?男女比例「1︰1」的老做法肯定不行,照搬一些研究材料也未必是負責任的舉動。上海的基層管理者在外灘人流最集中地段的一家公廁花三天時間分早中晚三個時段「掐表」測算,得出更科學的數據。

新修的徐匯濱江綠道,從路的寬度到轉角的設置,從景點的距離到休息凳的間隔,都經過專業團隊科學、精細地測算。很多人感覺在上海生活得便捷舒適,卻不知道這背後所下的功夫。

「路上裝幾個長椅、路燈的亮度多高……後世博的建設,我們大量的工作就是去做這些論證和安排。有時真覺得瑣碎,但仔細想一想,通過一項項細節的完美安排去爭取百姓的認同,不正是我們責任所在嗎?」上海世博發展集團總裁丁浩深有感觸。

全新的發展理念,全新的政府定位,全新的民生視角。

一向勇於爭先的上海再次起跳,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大考中,書寫嶄新的答卷。

      責任編輯:晨彥
渝學人民日報文章:必統一思想      [2012-04-08]
人民日報:大國之路不爭一時      [2012-04-06]
人民日報頭版評論:滿懷信心迎接黨的十八大      [2012-04-05]
人民日報針對近期「雜音噪音」兩發評論統一思想      [2012-04-04]
人民日報兩發評論統一思想      [2012-04-03]
人民日報:當前處於出現謠言雜音噪音敏感時期      [2012-04-02]
人民日報短評:編造傳播謠言須依法懲處      [2012-03-31]
人民日報:法辦編傳網絡謠言者      [2012-03-31]
人民日報再發文 強調穩中求進      [2012-03-31]
人民日報:幹部須與敵對思潮鬥爭      [201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