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香港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曾俊華冀港入東盟拓新市場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4-2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匯網訊】據香港政府新聞網消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4月29日在其網誌發表的文章,原文如下:

昨天完成了東南亞三國六天之行,從泰國曼谷返抵香港。此行在上星期日啟程,先後訪問了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三個東盟國家的首都。

每次外訪,如果不是要遷就行程中的重要會議日期,我通常會安排在周末出發和返港。交通時間安排在星期六或星期日,抵達目的地後,便可以趕及星期一開始工作,盡量不浪費工作天的時間。

為香港開拓市場這次東南亞三國之行,是為了鞏固香港與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的經貿聯繫。我2007年甫出任財政司司長,就定下為香港開拓市場的計劃,決心逐一訪問當時的「金磚四國」。「金磚四國」後來加入了南非,演變成為「金磚五國」。去年年底,我帶領香港商貿代表團出訪南非之後,就「金磚五國」都走過了,完成了計劃。

香港經濟一向倚重歐美市場。年前的國際金融風暴之後,國際經濟格局大變,歐美市場內需萎縮,直接影響香港的出口貿易。我們因而必須開拓新興市場。有遠見的港商,其實早已這樣做,特區政府的責任,是通過政府與政府之間的聯繫及協調,為港商提供動力和便利。

開拓新興市場,不能夠只限於「金磚五國」。近年來環球經濟重點東移,除了中國經濟發展令人刮目相看外,香港的近鄰東南亞各國的表現亦不遑多讓,而且總人口多達六億,所以開拓和進一步鞏固與東盟各國的商貿關係十分重要。

先說越南。去年我們和越南的貿易總額達85億美元,較2011年增加了35%。越南的人口有9,000萬人,國民平均年齡很低,是個年青人的國家,發展潛力巨大,不少港商已看準發展機會,到越南投資設廠,利用越南充裕的勞動力。奠立良好的基礎,發展該國的國內市場,越南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現時約為1,300多美元,遠較香港的34,000多美元為低,但發展勢頭不錯,潛力甚大。

在馬來西亞方面,去年與香港的貿易總額達150億美元,較2010年上升6%。中國經香港轉口至馬來西亞的貨品增幅不小,去年較2010年增長11%。馬來西亞人口近3,000萬,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約為8,600美元,是一個相當具規模的市場,和香港貿易關係,甚有進一步發展的潛力。

至於泰國,情況跟馬來西亞相似。中國經香港轉口往泰國的貨品不斷增加,去年較2010年大增26%。這充份地反映了香港在商貿方面的重要中介作用。泰國人口為馬來西亞的兩倍之多,達6,400萬,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為5,000多美元,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

港加入東盟益處良多我訪問這三個國家的另一個主要目的,是向他們闡述香港希望加入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ASEAN–CHINAFreeTradeArea,ACFTA)的原因,和對彼此的益處。我指出,香港加入ACFTA並不會引致大量香港產品在東盟各國傾銷,因為香港本身的產品不多。2011年香港輸往東盟各國的貨品之中,只有3%是香港產品,其餘都是轉口貨品。

相反,香港加入成為東盟各國會帶來不少有利因素。香港可以利用它在財經和商貿方面的優勢,協助各國吸引外來投資,為區內的商家提供更多商機,促進區內貿易。這對各國都有好處。

此外,香港是個自由港,亦是國際物流中心,大量跨國企業,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有利於促進區內的商貿活動。東盟各國的中小企業可以利用這個平台,為它們的產品尋找買家。

我亦向各國介紹了香港的金融平台,東盟各國可以利用這個平台進行國際融資活動,例如IPO,發行債券及利用香港具有優勢的金融服務,以便他們在國內進行基建和其他方面的投資活動。香港是國際外來直接投資的主要目的地,亦在外地進行不少投資,很多投資的決定是在香港作出。香港可以成為東盟各國和世界之間便利投資的橋樑。

總的來說,香港加入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這對香港、中國和東盟都有利,希望可以盡快成事。

      責任編輯:研瓊
曾俊華:提高競爭力不靠稅務措施      [2012-04-22]
曾俊華將訪越南大馬及泰國      [2012-04-20]
中菲對峙8天 菲鼓動東盟抱團      [2012-04-17]
「財爺」:香港要保持敏銳觸覺 早著先鞭      [2012-04-16]
曾俊華:早著先鞭配合國家發展      [2012-04-15]
東盟續成廣西第一大貿易夥伴      [2012-04-15]
中方主張與東盟國家直接商談制定南海行為準則      [2012-04-05]
菲攪局東盟峰會 強推南海議題      [2012-04-05]
東盟稱南海只與中國雙邊解決      [2012-04-04]
東盟峰會閉幕 通過金邊宣言      [2012-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