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匯網訊】據中新網報道,擔任4年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後,林毅夫將於下月初卸任現職,任滿回國。
他以一本書與華盛頓作別。去年年末,《解密中國經濟》一書正式出版,旨在以「局內人」身份解讀30多年來舉足輕重的經濟事件——中國崛起。
2日,林毅夫在華盛頓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舉行座談,與眾多專家讀者討論此書。會後他接受媒體採訪,細述4年世行歷程。
就任時機難得
4年前的5月31日,林毅夫上午出席北大畢業典禮,下午就徑直飛赴華盛頓就任,成為世行首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首席經濟學家。
如今回想,林毅夫坦言世行首席經濟學家是公認的頂尖職位,作為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學家,能夠出任此職確是難得的機會,個人的榮幸,「當然還是中國經濟發展得好,『水漲船高』」。
在他眼中,2008年赴任之時又恰逢全球爆發金融危機,面對如此嚴峻的國際挑戰,身為世行首席經濟學家可以「看到很多,想到很多」。
「在世行可以用國際視野瞭解危機爆發的背景原因,然後思考應對之策,這對我個人尤其是對經濟學家來講非常難得」,林毅夫說。
推動世行反思
帶著對中國30多年經濟發展的深入瞭解,林毅夫開啟世行歷程。4年任期裡,西方對中國乃至亞洲經濟的種種誤讀時常讓他反思。
例如,過去30多年,國際經濟學界不時預測中國經濟何時崩潰,但中國經濟非但沒有崩潰,反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預測中國經濟崩潰都是著名經濟學家,不能說他們不瞭解經濟理論,關鍵是他們的理論有沒有問題?」
此外,早年間很多經濟學家相信亞洲是最沒有希望的一洲,認為非洲比亞洲有希望,拉丁美洲更有希望,結果卻是亞洲國家經濟普遍發展得較好,將拉美和非洲甩在身後。
林毅夫說,這些誤讀讓他聯想到世行,進而推動後者反思,因為「世行的目標一直是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解決貧困問題,多年來取得不少成就,但很多地方不盡如人意」。
早就決定回北大教書
今年3月,林毅夫在任內最後一次訪問非洲,世行在官方新聞稿中稱,6月1日任期屆滿後,林毅夫將返回他參與創辦的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2日林毅夫一口證實此事:「回國後還是去北大教書,已經決定了,我來之前就決定了。」
展望即將「重啟」的北大生活,林毅夫說4年前自己以瞭解中國經濟為主,即使試圖瞭解世界經濟,也是從中國視角出發,而今可以站在世界經濟舞台,帶著中國過去積累的經驗瞭解世界。
「我在世行這4年,看到全球經濟從繁榮鼎盛到突然爆發危機,我想回國會後會更好地瞭解中國經濟,也可以幫助國內學者及決策者更好地瞭解國外的經驗教訓。」林毅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