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四川分社黃冬 渡生21日電】在中國當代新型歌舞劇史中,有一部鮮活的民族經典作品具有劃時代的特殊意義,它就是1943年誕生於延安的秧歌劇《兄妹開荒》。時光荏苒,歲月滄桑,六十九年過去了,《兄妹開荒》藝術魅力不減,猶如一顆珍珠愈加閃耀著迷人的光芒。在《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0周年前夕,本報經過多方努力,終於尋找到《兄妹開荒》主創人員之一的羊路由的子女——黃一濱、黃一涓老人,通過對於他們的零距離專訪,採集到了《兄妹開荒》台前幕後許多不為人知的生動故事和珍貴史料,現予發表,以飧讀者。
羊路由(1917-1970)中國著名音樂家,現代作曲家。原名黃懷清。成都人。1937年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8年在延安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魯迅藝術學院研究員、晉綏二軍分區政治部戰線劇社社長等職。1943年2月為中國第一部廣場秧歌劇《兄妹開荒》編劇之一、作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成都市軍管會文藝處宣傳科副科長,四川省文聯音協秘書長,西南音樂專科學校副校長,四川音樂學院副院長,四川省文聯常委等職。代表作有《兄妹開荒》、《太陽出山》等。
一、經典魅力 長久不衰
2012年4月的一天,當記者來到羊路由之子黃一濱家中,這位六十五歲的老人恰好收到了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寄來的一筆《兄妹開荒》版權許可有償使用費用。「我和妹妹以父親繼承人的身份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加入協會,至今已經記不清楚收到多少次了,儘管每次金額不多。」「知道在哪些場合至今還在使用嗎?」記者問道。「各類廣播電視文藝節目和文藝演出,還有 卡啦 OK歌廳等等,說明至今還有不少喜愛《兄妹開荒》的人,甚至有年輕人,用今天的話來說,也算是發燒友吧!」黃一濱老人欣慰地告訴記者。
全部劇本文字不足300字,只有兩個演員表演的《兄妹開荒》,是怎樣的一部歌舞劇?如何能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
《兄妹開荒》原名《王二小開荒》,後以群眾通稱的《兄妹開荒》定名,依據當時陝甘寧邊區開荒勞動模範馬丕恩父女的事跡編寫。該劇內容反映解放區大生產運動時期嶄新的社會生活,音樂以陝北民間音樂為基礎,發展了民間傳統的秧歌。
「雄雞雄雞高呀高聲叫,叫得太陽紅又紅,身強力壯的小伙子,怎麼能躺在熱炕上作呀懶蟲。扛起鋤頭上呀上山崗,山崗上好呀麼好風光,站得高來看得遠,咱們邊區到如今成了一個好呀地方……」
1943年2月5日,農曆癸未年春節,延安城南門外廣場中央,一個英俊樸實的「陝北」小伙兒,一個活潑可愛的「邊區」姑娘,邊舞邊唱。這天,延安各界兩萬多軍民聚會,舉行春節聯歡活動,同時慶祝中美、中英訂立新約,廢除近代以來對華不平等條約。魯迅藝術學院創作排練的秧歌劇《兄妹開荒》首次公開演出,引起巨大轟動。毛澤東、朱德等中共中央領導人興致勃勃地冒著風沙,坐在長板凳上與群眾一起觀看。演出結束,毛澤東握著演員王大化的手直誇:「演得真好!謝謝你們。」
演出後,延安《解放日報》用整版篇幅刊載了劇本和音樂。並於同年4月24日發表社論《從春節宣傳看文藝的新方向》,社論中肯定《兄妹開荒》是一個「很好的新型歌舞短劇」。它對秧歌運動的開展,對秧歌劇和後來的新歌劇創作,都產生了重要影響,被譽為「中國第一部廣場秧歌劇」。
《兄妹開荒》當時在延安到底群眾喜愛到了什麼地步?1962年5月23日,羊路由在成都晚報紀念毛澤東《延講》發表20周年的文章《在延安鬧秧歌》一文中有這樣的記述:《兄妹開荒》「在延安不知道演出了多少場次,受到廣大工農兵的熱烈歡迎。有的老鄉還跟著我們秧歌隊連看好幾場。問他為什麼,他說:『頭場是看鬧些啥,二場是看王大化』,三場是看什麼,他沒有說,但是我們秧歌隊唱的曲調已經在他口裡哼出來了。」
二、經典誕生 真實再現
《兄妹開荒》從誕生至今已經六十九年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經典作品誕生的真實原貌也逐漸模糊不清,比如誕生的背景、創作的時間、創作的經過等等。我們通過對於黃一濱、黃一涓老人的採訪,和他們提供的羊路由相關手稿等大量珍貴史料,使《兄妹開荒》誕生的原貌得以真實再現。
根據羊路由1943年的工作筆記、1962年的回憶文章《在延安鬧秧歌》記載:1942年5月毛澤東發表《延講》後,以魯藝為核心的延安文藝界掀起了秧歌運動,「那時我們音樂部和戲劇部的王大化同志、文學部的賀敬之同志等,集體創作出一批嶄新的像《兄妹開荒》那樣的秧歌劇,像《南泥灣》、《勝利在望》那樣的廣場歌舞節目」。1943年初,羊路由參加了魯藝秧歌隊,創作委員會指定他改編《小放牛》劇本,演員指定為王大化和李波。羊路由接到任務後,想到毛主席《延講》中曾經提到的普及與提高的問題,認為老是一套舊的《小放牛》不行,於是與王大化、李波商量,要創作一個新的劇本。選什麼素材呢?「王大化同志在報紙上看到馬丕恩父女勤勞生產的先進事跡,便和李波同志一路來找我商量。我們三人對這個題材進行了比較充分的研究醞釀,對於題材處理做了多方面的考慮,意見統一後,決定由我執筆撰寫劇本」。劇本寫好之後,羊路由自己作曲感到不滿意,王大化、李煥之、杜矢甲、張魯等人也為該劇作過曲,「都不得勁,最後是安波同志用郿鄠調編曲」,才終於完成。郿鄠(又稱眉戶)又叫「曲子」、也叫「迷鬍子」,在清末木刻本上就刻印這兩個字的劇種名稱。「郿鄠」因產生在郿縣、鄠縣故得其名,是西北人民最喜愛的戲曲形式之一。在陝西和當時的陝甘寧邊區尤為流行, 「曲子」戲的「曲」,就是情歌、小調、童謠的總稱。
通過這段不為人知的真實歷史再現,我們才知道:《兄妹開荒》的創作雖然從醞釀到完成的時間大約不到一個月,但它卻是毛澤東發表《延講》後,延安掀起的秧歌運動中湧現出來的,《延講》精神指引催生的一部創新作品。它的題材,直接來自於邊區大生產運動;它的劇本歌詞,是邊區民眾語言的生動提煉;它的曲調,經過多人創作篩選,最終採用了邊區人民最為喜愛的郿鄠曲子音樂元素提煉昇華。這些,都是這部作品能夠迅速為邊區人民喜愛,且具有經久不衰藝術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三、音樂戰士 平民風範
從羊路由的回憶手稿和文章,以及其子女的回憶中,我們採擷到種種生動的片段和一個個小故事,從而有助於我們認識到:羊路由,這位《兄妹開荒》的主創人員之一,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為什麼能夠創作出這部經典作品,他堅守的人生價值和藝術信條是什麼,又是怎樣始終貫穿他的一生?
民族存亡關鍵時刻投身革命,和田家英一起奔赴延安,同批入黨。1937年5月,日本全面侵略中國的「七七事變」即將爆發,民族存亡關鍵時刻,從小愛好音樂,時年20歲的羊路由在成都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青年組織「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積極參加了抗日宣傳活動。同年冬天,經組織介紹,與田家英等到延安「陝北公學」學習,1938年2月,又與田家英等同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4月,被分配到延安留守兵團政治部「烽火劇團」,從此正式開始了他的革命音樂戰士的生涯。
而田家英(1922—1966年)則被分配到延安馬列學院任教員。他後來分別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研究員、中共中央宣傳部歷史組組員。1948年至1966年任毛澤東秘書;1954年後,兼任國家主席辦公廳、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在魯藝參加整風期間參與創作《兄妹開荒》,堅持音樂的民族化、大眾化和在普及基礎上的提高,從此成為藝術信條。1942年7月到1943年3月,組織安排羊路由在延安魯藝參加整風。此前和此後,均在晉綏二分區政治部「戰線劇社」擔任社長。據他本人回憶:當時在毛主席《延講》「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精神鼓舞下,對於堅持音樂的民族化、大眾化和在普及基礎上的提高有了更加堅定的認識。於是他同對於陝北音樂頗有研究的安波等藝術家走得很近。「我向他們學習用群眾語言寫歌詞,運用民歌作曲,並把我在前方寫的《反掃蕩進行曲》等歌曲拿來向他們請教」。在魯藝期間,羊路由參加了到郊區農村的宣傳演唱和在延安街頭的教唱新歌活動,還在魯藝音樂部主辦的《民族音樂》發表文章,「批評某些人作曲是以自己的不健康感情代替戰士的感情,把為戰士寫的歌曲寫成軟綿綿的」。
喜愛民族民間藝術,始終堅持從中汲取藝術營養,和眾多民間藝術家成為好朋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羊路由被分配回到成都,始終擔任音樂文藝部門的領導工作,而他的民族民間音樂情結卻始終堅持不渝。據他的女兒黃一涓回憶:小時候父親總愛帶我們去被譽為「川劇窩子」的錦江劇場及其「悅來茶園」看戲喝茶,喜愛川劇藝術家陳書舫、周企何等表演的折子戲;曲藝藝術家鄒忠新的金錢板、李月秋的四川清音、李德才的四川揚琴等等,還帶我們去看省歌舞團的川劇曲牌交響合唱。「父親聽戲時十分投入,沉醉得很,經常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他說川劇劇本寫的漂亮,唱腔很美」,「父親和許多藝術家成了好朋友,經常往來,一起喝茶聽戲交流」。
平易近人,清廉簡樸,時時處處率先垂范,給後人留下了珍貴的精神財富。據其子女回憶,擔任高級領導職務後的羊路由,始終衣著樸素,平易近人,沒有任何官架子,「有一次他去劇院審查節目,被看守人員誤認為是無關人員拒之門外」。由於患有慢性哮喘等病,醫藥費成為日常開支一部分,但他始終從自己的工資裡支出,「不給組織添加負擔」。他的專車,從來只供工作使用,絕對不允許家人乘坐和辦私事……「父親離開我們整整42年了,他一生清廉簡樸,兩袖清風,沒有給我們子女留下房產和金錢卻給祖國的音樂寶庫留下了寶貴財富,也給我們留下了十分珍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