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2003年上半年,香港經濟在接連遭遇亞洲金融危機、「9·11」恐怖事件的衝擊和非典疫情後陷入低谷。為促進內地與香港經濟共同繁榮與發展,中央採取了一系列支持香港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2003年6月29日,《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在香港正式簽署。
CEPA的內容主要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貿易便利化三個方面。隨後8年,CEPA補充協議以每年一個的速度陸續「出爐」,不斷擴大和深化著內地與香港間的市場開放領域。
CEPA是在「一國兩制」方針下和世界貿易組織框架內做出的特殊安排,減少了內地與香港在經貿交流中的體制性障礙,加速了相互間資本、貨物、人員等要素的便利流動。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CEPA實施9年多來,為兩地帶來強大的經濟動力,不僅為香港提供了龐大的市場和商機,促進香港製造業和服務業多元化發展,同時也推動了內地的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
數據顯示,在2004年至2011年的8年間,香港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是同期其他發達經濟體平均值的近兩倍。
以下,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數字來瞭解CEPA實施以來取得的主要成果:
——在貨物貿易方面,截至今年3月底,內地累計進口香港CEPA項下受惠貨物49.6億美元,關稅優惠額達到28.4億元人民幣。
——零關稅範圍更廣。目前享受零關稅優惠的香港原產地貨品數量已從最初的273種增至逾1730種,累計批出的原產地證書申請超過8.1萬張,貨品出口總值達403億港元。主要貨物類別包括藥用及護理用品、塑膠及塑膠製品、紡織及成衣製品、食品及飲品等。
——在簽署最新補充協議後,香港企業享受零關稅進入內地的條件獲得進一步放寬,從過去要求產品中來自香港的原材料等價值合計占總值比例不低於30%的「從價百分比」標準,放寬到允許將產自內地的原料和組合零件價值計入「從價百分比」,且比例可占總值的15%。
——服務貿易領域逐步拓寬。目前內地對香港服務貿易的開放領域已拓展到47個,開放部門達到148個,數量上甚至超過了服務貿易最開放的歐盟在世貿組織中承諾開放的146個部門,而開放措施則達到301項。
——截至今年4月底,香港工貿署共簽發《香港服務提供者證明書》逾2500份給近1400家香港企業,當中受歡迎的行業包括運輸物流、分銷、航空運輸、職業介紹/人才中介和廣告等。這也讓香港有機會充分發揮「橋頭堡」作用,將高素質的服務帶入內地,配合內地加快與國際接軌的步伐。
——內地訪港旅客人數逐年攀升。2011年,內地訪港旅客已達2810萬人次,遠高於2004年的1220萬人次,而同期內地過夜旅客總消費達1117億港元。內地旅客不論在人次與消費額方面,均已成為香港主要客源市場。
——「個人游」廣受歡迎。目前,開通赴港「個人游」的全國城市已由最早僅限於廣東省內城市增至目前的49個,覆蓋面十分寬廣。2011年「個人游」訪港旅客達1834萬人次,占內地訪港旅客人數總量的65.3%。
——內地企業在港投資增加。在2004年至2010年間,隨著投資申請手續逐步簡化,已有3615家內地企業來港開業,投資額超過582億美元。
——金融聯繫更加緊密。2011年經香港銀行處理的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交易量達19149億元人民幣,同比升4.19倍。香港人民幣存款到2011年底錄得5885億元,同比增長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