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文匯網為首頁 | 關於文匯報 | 文匯報PDF版 | | 簡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地方聯播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千億資本湧「酒都」 貴州仁懷酒戰酣


http://www.wenweipo.com   [2012-06-13]

在醬香型白酒王國——貴州仁懷茅台鎮,一場史無前例的白酒產能擴張競賽正在上演。香港大中華、天力士和海航等上達百億的跨界資本紛紛在此豪擲重金,「掘金」醬香型白酒。此外,如中糧集團、星河灣和貴州省橋樑公司等更為龐大的資本正在順勢湧入。

上達千億的外來資本為何大規模的在此「淘金」?赤水河畔六十公里範圍內的天然釀造區域能否容納大批「掘金客」的蜂擁而至?茅台鎮這個西部偏僻小鎮上,一場看似危險的「掘金」遊戲背後正在上演史無前例的白酒爭奪戰。

香港文匯報記者 虎靜 實習記者 溫志超 仁懷報道

從貴州省貴陽市出發,經過4個小時的顛簸後,便來到了一個依山而建,坐落在赤水河畔的偏僻小鎮——仁懷市茅台鎮。

正是過去10年「國酒茅台」在白酒市場和資本市場一騎絕塵,以及茅台所引發的財富效應,這個小鎮逐漸被世人所知。特別是吸引了許多嗅覺敏銳的「淘金客」紛至沓來,其中,最受人關注的是眾多外來資本。

「酒都」的外來「淘金客」

陳啟明從未預料在茅台鎮投資白酒會如此紅火,特別是近幾年。作為外來「淘金客」的福建商人,到茅台鎮三年前,還在福建泉州經營著自己的服裝生意。

三年前,陳啟明的服裝生意舉步維艱。後經朋友介紹,在多次考察後,雄心勃勃地加入了淘金大軍,準備買地建酒廠。

可是,在茅台鎮,鎮區面積不到5平方公里範圍內,當時已佈局有各類大大小小的酒廠,其中,僅茅台酒廠一家就佔據了城鎮五分之三的面積。

與此同時,為了保護茅台酒廠這個納稅大戶,2009年,仁懷市已規定:沿著赤水河上游,在茅台酒廠100公里的範圍內,河邊不允許建造其他的工廠。

這讓依山而建,原本平坦土地就不多的茅台鎮的土地一下被熱炒起來。無奈,對於淘金者陳啟明來說,只能租用當地的小酒廠釀酒。

經過半年的準備,陳啟明租用的酒廠開始投產,雖然酒廠規模小,但每年也有幾十噸的產量。靠售賣基酒和低端白酒,陳啟明的酒廠每年營業額上百萬元。

陳啟明所生產的低檔白酒,算上原料、人工和包裝,一瓶的總成本不到30元,而打上「茅台鎮出品」這個地域品牌,市場上售價可達80元。

自去年以來,茅台鎮的醬香型白酒投資呈現白熱化現象,陳啟明也捕捉到了這一現象。在他看來:「醬香型白酒因其獨特的釀造工藝,酒窖藏時間越久,升值空間越大,現在已經引來很多投資商大肆購買基酒窖藏。」

資本到處「勾兌」白酒

然而,相比那些進軍茅台鎮,動輒豪擲幾億、幾十億的大型企業,陳啟明數百萬元的投資,只是茅台鎮上外來資本淘金的小玩鬧。

2011年5月,海航集團以7.8億元的價格收購了茅台鎮的懷酒,成立了懷莊酒業。並聲勢浩大對外表示:「海航將利用自身優勢,力爭5年內把懷酒的產量提高到5000噸,成為全國醬香型白酒前三甲。」

相比較掘金茅台鎮白酒的遲到者。天津天士力集團算是資本前期入駐的代表,1999年收購茅台鎮一家酒廠,成立國台酒業,成功打造貴州十大名酒——「國台酒」這個品牌。國台酒業在茅台鎮就沒有停止自己資本擴張的步伐。

這家對外堅稱要打造「茅台第二」的酒企,在今年3月份就表示,未來5年,其集團公司天士力還將追加投資30億元擴大生產規模。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大中華國際投資10億元組建的「仁懷大中華白酒交易中心」已動工,廣州星河灣、貴州省橋樑公司等資本也正在順勢湧入。

自去年開始,仁懷招商簽約項目達到幾百億,已經落戶仁懷的簽約項目達200億以上。去年8月舉行的酒博會上,貴州省內的酒類企業共簽訂酒類貿易合同1670個,貿易總額達439.7億元,其中,僅仁懷市白酒企業就簽訂260億元的白酒項目,記者從仁懷市招商局瞭解到。

這只是資本投資白酒的一個場景。在仁懷名酒工業園,園區副主任陳亞海向記者介紹,目前,入園的45家企業總投資就達幾百億元,此外,還有60家企業等待政府「挑商」,若加上這些資本,投資將達千億元。

僅靠名酒工業園,「十二五」期間,仁懷醬香型白酒產能將達到60萬千升。據記者瞭解,目前仁懷市有酒企359家,占貴州的68.12%,其白酒產量和產值也均占貴州8成以上。得益於得天獨厚的白酒釀造環境,唯一能生產優質醬香型白酒的仁懷成了資本的角逐地。

政策限制下的爭奪戰

資本在仁懷大打白酒爭奪戰的同時,基於國家政策對於白酒行業發展的限制,這也為這些外來資本的「掘金潮」背後設定了門檻。

自2002年國家工商部門規定:1999年9月1日以後註冊登記的白酒企業,不予受理生產許可證的申請。此外,在國家發改委2011年修訂過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白酒產業和過去五年一樣,仍然屬於限制產業,新建白酒生產線將被禁止。

因此,對於這些外來資本來說,白酒生產許可證,便成為了他們檢驗自己的第一道門檻。

據媒體報道,近年來各路大軍紛湧仁懷市,當地企業擁有的141戶白酒生產許可證正遭受瘋搶,一張白酒生產許可證已炒至668萬元的天價。

對此,記者瞭解到,攜帶巨資的外來企業通過兩種方式掘金白酒,一是和當地小酒廠合作,利用其技術和生產許可證,注資這些小酒廠從中分一杯羹;二是以直接投資的名義從當地政府手中拿到土地和資源使用權,繼而吞併、收購當地一些小酒廠,解決白酒生產許可證的入駐門檻。

由房地產企業貴州超一集團和深圳華德石油集團共同出資興建的大唐酒業,以及天士力和海航等便是通過收購和吞併當地小酒企,變相取得白酒生產許可證後,實現了自己的掘金目的。

在手持進入的「尚方寶劍」後,各路大軍便以改擴建的名義繞開政策限制,大肆開始了白酒的爭奪戰。

在名酒工業園榮昌壩生產區,記者看到,君豐、大唐、國台、懷莊和醬園春等酒企擴大生產規模的技改項目正在夜以繼日的推進中。其中,大唐酒業去年僅用了8個月,就在仁懷名酒工業園內首家實現了 「當年建設、當年投產」。

按照園區給記者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目前,園區已有八家酒企建成投產,總產能達5000噸。十二五末,園區白酒產量要達20萬千升,整個仁懷白酒產量要達60萬千升。

國酒茅台的誘惑

如此多的外來資本為何近年來井噴式的囤積仁懷市?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外來資本表面看重「醬香型白酒獨特釀造工藝的稀缺性和茅台鎮不可複製的釀造環境」背後,暗藏著國酒茅台在中國白酒市場所引發的巨大財富誘惑。

在南國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大海看來,中國醬香型白酒的發源地在茅台鎮,而赤水河畔60公里範圍內的天然釀造區域是世界上唯一能生產優質醬香型白酒的區域。

正是醬香型白酒不可複製的地理環境限制,使得仁懷市在醬香白酒行業競爭中一直吸引著各種敏銳的投資客。

其實,對於進軍茅台鎮的投資客來說,實質上投資的不僅僅是白酒,更是「茅台」二字,甚至後者更為重要。

醬香型白酒獨特的工藝和神秘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它的稀缺性。而茅台作為醬香型白酒的代表,特別是近十年所引發的財富效應,也自然吸引著眾多的外來資本。

事實上,在仁懷,酒企除了依靠「茅台鎮」這個地域品牌獲取生存土壤外,更多的倚靠茅台這棵大樹打造「第二茅台」,取得品牌化的優勢。

在茅台鎮,隨處可見「茅台鎮白酒」、「茅台白酒」、「茅台散酒」等這樣的小企業。而稍大點的酒企,則是從茅台這棵大樹上吸取養分。「國台」、「台郎」、「茅泉」、「茅合」、「金茅古」等酒企紛紛在和茅台集團打擦邊球,直至媒體戲稱:「在仁懷,一『茅』一『台』皆是酒。

此外,茅台的商標、核心技術和人才也成為外來者倚靠的對象。查閱茅台鎮規模相對較大一點的酒企,大多數商標都在仿冒茅台商標。媒體報道:國台酒業為獎勵從茅台集團挖角過來的一位勾兌師,就給了一輛300萬元的奧迪車。

政府助力和市場引誘

其實,對於擁有獨一無二醬香白酒釀造品質的貴州來說,僅僅去年,其白酒產業就實現總產值203億元,利稅則達130.8億元,白酒產業已成為該省僅次於煤炭和電力行業的重要支柱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

特別注意的是,自去年決定振興白酒產業,確立了加快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把茅台鎮打造成「中國國酒之心」、把仁懷市打造成「中國國酒文化之都」的奮鬥目標以來。在政府政策助力的推手作用下,便掀起了仁懷,乃至整個貴州的白酒投資熱。

政府「百萬千升產量、千億元產值」為目標打造全新的白酒產業的「豪言壯志」引發了大批外來資本的進入,諸如安酒、董酒、珍酒、懷酒、貴州醇等貴州老牌白酒頻頻傳出被收購。

此外,在茅台近年來的引領下,外來投資商更看重醬香型白酒這個市場佔有量不到5%,利潤卻佔中國白酒業20%背後的高額利潤。

有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0年間,白酒行業高歌猛進,複合增長率為21%,而醬酒的複合增長率高達32%。2010年,僅佔白酒總量2.5%的醬酒貢獻了行業15%的銷售額,利稅更達行業的30%以上。

產能集中釋放 市場能否吸納?

「十二五」期間,仁懷醬香白酒產量預計將達60萬噸,貴州白酒也將增至100萬噸,白酒市場四五年後是否能吸納100萬噸的白酒產量?這是當前,各路資本大肆投資白酒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

按照醬香型白酒的生產工藝,其生產週期為一年,要經歷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制曲。然後是至少三年的儲藏,此後才可勾調裝瓶出廠銷售,而像茅台這樣的酒廠,其窖藏時間要求至少要達五年。

在白酒營銷專家舒國華看來:「鑒於醬香型白酒需要幾年的生產週期,因此這波產能擴張的結果最終會在2015至2016年釋放,屆時才是真正競爭的開始。市場是否能大量適應醬酒,仍有待觀察。」

貴州白酒專家萬興貴也認為,「鑒於醬香型白酒的傳統工藝,能否忍耐住醬酒長達5年的生產週期是對推動行業產能急速擴張的資本最大的考驗。」

萬興貴表示,資本都帶有逐利性,品質作為醬香型白酒消費驅動的最大因素,眾多酒企都在不斷擴張產能,但醬香型白酒的市場和營銷仍處於萌芽狀態,如果沒有清晰的品牌和營銷策略而盲目擴產,在5年這波產能擴張真正釋放後,只會導致後續失敗案例增多。

但是,目前業界普遍持有的觀點認為,2010年全國白酒產量將達800萬噸,而醬香白酒產量僅10萬噸左右,即使」十二五「期間貴州白酒達到100萬噸,佔全國白酒的份額也才1/8左右。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地方聯播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