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香港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香港保持繁榮穩定 中資企業發揮獨特作用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6-21]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工人日報報道,從維多利亞港南望,中國中鋼、海爾、TCL、五糧液等中資企業的巨幅招牌在香港繁華中環的座座高樓上閃爍;乘車穿行在港島、九龍稠密的街道,標著「中國石化」的加油站不時闖入視野;而在那些由白色圍擋遮住的建築工地上,「中國建築」的著名標誌赫然聳立;還有,香港的地標性建築——369米高的中銀大廈,曾帶給香港甚至亞洲那麼多的驕傲……這些馳名的中資企業,在促進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合作、保持香港繁榮穩定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

5月24日下午,香港政府發展局與建造業議會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聯合舉行「2011年公德地盤嘉許計劃頒獎典禮」,中國建築憑著對工地嚴格科學的管理、極低的事故率、持續良好的公德表現及提升環保表現的努力,而得到嘉獎,共有油塘四期重建商場、銅鑼灣避風塘段隧道、屯門公路重建二期、土瓜灣綜合大樓、啟德郵輪碼頭發展項目、昂船洲污泥脫水設施、昂船洲污水處理廠隧道、望後石污水廠等9個項目榮獲公德地盤獎,其中8個項目還榮獲傑出環境管理獎,在香港各大建築公司中表現超卓。

在此之前,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中標了香港十大基建項目之一的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觀景山至香港口岸段工程,合約總額88.75億港元,為中國建築國際歷史上獨自承接的最高合約額工程。

最新數據表明,截至2011年底,駐港中資企業已達到3375家,涉及金融、建築、鋼鐵、地產、製造、運輸、貿易、物流、旅遊、文化、科技、教育等眾多產業,總資產規模達到10.2萬億港元,淨資產3.3萬億港元,與1997年相比,企業數量增長了近1倍,總資產增長了5倍,淨資產增長了15倍,整體負債率下降了17個百分點。

據中聯辦主任彭清華介紹,中資機構在香港經營的時間較長,像中銀、華潤、招商局、港中旅的前身在新中國成立前都已在港經營。新中國成立後的頭30年中,中資機構在香港的業務主要集中在銀行以及同內地有關的貿易、航運、旅遊等方面,機構也不多。

變化出現在改革開放後。那時,內地有關部門、地方和企業紛紛在香港設立新的公司或分支機構,中資機構的規模和業務迅速擴大。

2003年以來,隨著企業「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和中央政府推出一系列支持香港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是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簡稱CEPA)系列協議,加之香港經濟環境的顯著好轉,駐港中資企業抓住各種商機加快發展,資產質量不斷改善,盈利能力持續增強。

中銀香港集團依托母行中國銀行的強大客戶基礎,加強與同業合作,競爭優勢進一步提升,各種主要的財務指標在香港同業均位居前列。去年標準普爾把中銀香港的長期信貸評級由A-提升到A+,提升了兩個檔次,而在近期由彭博評選的全球最穩健銀行的評選中,中銀香港名列全球第二,顯示中銀香港的業務基礎穩健,並且具備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已經得到了業界和國際市場的肯定。

中銀公司副董事長、總裁和廣北介紹說,中銀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清算行和參加行,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提供清算、融資等服務,支持香港和全球人民幣業務的發展,未來將在推進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發展的過程中,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石化早在1997年就進入香港經營成品油零售業務,目前已在全港建立了45家高素質的加油站。香港消費者對中國石化已經比較瞭解,很多人已習慣在中國石化的加油站為自己的愛車加油。

而港中旅的地產、酒店、旅遊景點,海爾的高檔洗衣機、熱水器、冰箱,聯想的電腦,等等,已經深入香港人的內心。

「駐港中資企業對國家、對香港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彭清華說,一方面,他們利用植根香港的有利條件,與跨國公司、當地知名企業以及內地其他企業合作,積極擴展海外市場,在國家實施「走出去」戰略中起到了「排頭兵」作用。另一方面,他們利用香港國際化的優勢,通過在港上市、協助內地企業上市和直接投資等形式,優化配置國際資源,在貫徹「引進來」戰略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與此同時,駐港中資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香港當地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中資企業率先作出不裁員、不減薪的承諾,與廣大市民共度時艱,增強了人們應對危機的信心。

目前,駐港中資企業已是內地在境外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企業群體,成為香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香港回歸15周年
      責任編輯:馨瑶
中國駐蘇使館要求盡快釋放人質      [2012-02-02]
蘇丹脫險中國工人講逃生細節      [2012-02-01]
中國駐蘇丹大使館:被綁中國工人是27人      [2012-01-29]
外交部提醒赴蘇丹中國公民加強防範      [2012-01-29]
求學香江 體驗香港:內地學生赴港「留學」14年記      [2012-06-21]
相親類節目 從內地火爆到香港      [2012-06-21]
回歸15年港旅業發展迅速:內地香港上億人次雙向遊      [2012-06-21]
曾蔭權談香港政府財務:政府根本毫無隱藏      [2012-06-21]
發改委:研前海政策會考慮港意見      [2012-06-21]
香港關愛基金已推17個項目惠及數十萬人      [20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