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評社報道,中國近年積極發展航天事業,取得的成就看得其他國家牙癢癢。其實,自從中國成為了第三個完成載人任務的國家後,很多國家都開始討論誰會成為」第四名」,而最熱門的答案似乎是:印度。不過,《外交學者》分析了印度成為」第四名」所需的設備和面對的困難,認為印度難以單憑自己力量,在短期內追上中國的進度。所以,印度應該和其他國家通力合作。《外交學者》的文章編譯如下:
6月16日,中國的神舟九號成功載著3名宇航員發射升空。兩日後,神舟九號又成功與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進行首次的自動交會對接。這次行動除了再次證明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三大太空強國外,還是中國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的又一重大里程碑,為全國帶來無比驕傲。
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三個成功載人升空的國家。這情況下,印度應否追趕中國的步伐,致力成為載人升空的第四個國家?文章認為,這就要視乎印度有沒有這個能力、當中要付出多少、和考慮發展載人計劃帶來的好處。
其實在過去40年,印度已開始逐步推進其太空計劃。在70和80年代,印度已經建立了小衛星和輕型火箭。到了90年代中期,印度就改為建立一些比較大型的衛星和強勁的火箭。因此,印度其實和美國、俄羅斯、中國和日本一樣,同樣擁有著世上為數不多的可發射衛星。印度每年的太空預算為15億美元,比俄羅斯、中國、日本、歐洲的30-50億美元預算差了一大截。除此之外,印度的發射次數比較少,在過去兩年(2010和2011年),印度只進行了6次發射,雖和日本的5次發射相差無幾,但卻遠少於歐洲的11次,中國的34次,美國的31次和俄羅斯的66次發射。
在這些國家之中,有3個國家已成功載人升空——美國和俄羅斯早於60年代成功,而中國也在過去十年成功接載航天員上太空。
在1999年至2002年期間,中國已經成功完成四個無人太空任務,由運載火箭「長征二號F」將7.8噸的「神舟一號」宇宙飛船送上太空。其後,中國又分別在2003年、2005年及2008年透過不同的「神舟」宇宙飛船載著宇航員升空。在2011年9月,中國發射了八噸重的無人太空實驗艙天宮一號,它能夠於太空停留數年及支持三名宇航員十日的太空生活。2011年11月,中國發射「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成功對接。最後在今年的6月18日,承載著三名宇航員的神舟九號又成功和天宮一號對接。
天宮一號是中國建立太空站的踏腳石。中國擬於2020年左右建造出重達60噸,能夠應付宇航員在太空停留數月的太空站。
事實上,單從技術層面來說,印度是有能力和中國的太空實力看齊,但印度將需要15至20年的時間。
首先,印度需要興建運載火箭,才能將宇宙飛船送到太空。印度現時的「極軌衛星運載火箭」(PSLV)雖然安全可靠,但負重能力卻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印度的「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GSLV)雖能負擔5噸的宇宙飛船升空,但由於經歷過幾次失敗發射,其安全程度並不可靠。接替GSLV的新型GSLV-Mk3預計在2013年初進行首次試射,GSLV-Mk3能承載8噸重的宇宙飛船。到2020-2025年,如果印度在多次試射後能證明GSLV-Mk3安全可靠,GSLV-Mk3就會預備用作發射宇宙飛船之用。
第二,印度需要製造宇宙飛船,才能接載宇航員升空。2007年,印度已開始進行實驗,測試宇宙飛船重返地球所需的熱屏蔽。印度的太空部門也構思製造一艘3噸重的宇宙飛船,預備承載兩名宇航員到太空進行為期兩天的任務。不出數年,印度就會成功造出這艘3噸宇宙飛船,之後印度就會再開始製造5噸至8噸重的宇宙飛船。在經過3-4次無載人升空試射後,印度的宇宙飛船就可以進行載人任務。
據報道,首5次的「神舟」發射共花了中國25億美元,對印度來說這絕對是「天文數字」。印度的航天機構在2007預計,要成功進行首次的載人太空計劃,印度需要在8年內花上20億美元用作興建運載火箭、宇宙飛船和訓練宇航員。如果想進一步提升太空計劃的能力,印度甚至要花50億美元。不過,印度的太空計劃預算只有15億,就算每年增加10-15%預算,印度仍無力負擔起50億美元的支出。因此在稍稍增加預算後,印度都只可跟隨中國的發展步伐,但問題是印度要同時犧牲其他方面的國家發展。
如果不想額外增加開支,印度其實可以選擇另一個做法:減少印度現時的太空活動開支,將當中一些資源調撥去發展載人航天計劃。不過,這樣做卻會削弱印度的重大項目——因為印度現時積極發展的衛星計劃具有重大的經濟發展和軍事戰略用途。
事實上,載人航天計劃並沒有任何實質的經濟或軍事用途。載人計劃只是純粹有助科學研究,這是因為一些重大的科研都是在太空進行,尤其是在國際太空站。另外,載人航天計劃中所使用的技術或也有助發展工業。不過,載人航天計劃所帶來的好處始終有限。
到最後,只有在發展出所需技術,降低了成本和確保計劃獲得成效後,印度才能謹慎地嘗試跟隨中國的太空發展步伐。不過,由於發展載人航天計劃的成本仍然高昂,而且成效存疑,所以印度其實可以選擇和美俄等其他國家合作,借鑒她們的航天技術。因此,在印度發展自己的載人航天計劃的同時,其宇航員其實可以乘上美俄的宇宙飛船,而印度的宇宙飛船則交由國際火箭承載上太空。
總之,印度依靠其他國家的力量升上太空,總好過自己慢吞吞發展載人航天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