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新社報道,培育愛國學生幾萬人、擔任全國人大代表逾30年、寫政論時評「成一家之言」,對於回歸前後的香港,吳康民以親身經歷指出:法治、自由、民主作為香港核心價值未變,現在「民主肯定多了,步伐也不算慢」。
吳康民是香港愛國愛港陣營元老,他在香港回歸15週年之際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以86歲的年紀依舊敏思善言。
回歸前受打壓
「在香港維持一個愛國愛港的教育基地,實為不易。」吳康民主持「左派」學校培僑中學超過一甲子,該校教育青少年愛國,反對殖民地統治和帝國主義,因此受到港英政府的打壓和非難,高潮是1958年校長杜伯奎被遞解出境。
「這難道不是蔑視人權、破壞法治嗎?」吳康民今日仍義憤難平,他也曾被港英政府列為通緝犯。「回歸後變化很大,壓力沒有了。」熬過動盪歲月,「九七」後培僑「苦盡甘來」,由一間拓展至三間中小學。
1997年6月30日,吳康民在北京接受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的委任狀。為參加第二天的升旗儀式,他連夜返港。看到國旗和特區區旗升起時激動嗎?吳老的回答讓記者有點意外,「其實看升旗最激動的一次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培僑升起。」
核心價值未變民主多了
吳康民自1982年起參與香港回歸工作,當年鄧小平接見了包括他在內的12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30年過去,吳康民說,「我對港人的心態和憂慮從來清心直說,向中央反映意見。」
他在回歸前指出:第一,香港有法治、自由,但缺民主,「除了一小撥高等華人,一般民眾特別是愛國人士根本沒地位,因此要理解港人爭取民主的心願」;第二,港人不認同改革開放前內地一些政治運動,對回歸後能否保持香港核心價值將信將疑。
回歸15年後的今天,在吳康民看來,「香港核心價值未變,民主肯定是多了。以前誰敢罵英國人?」
吳康民認為,近四、五年來,香港民主進步了很多,標誌之一是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改革。「英國實現君主立憲要一兩百年,香港照這個發展步伐不算慢。」他說,如果急推,某些社會條件不配套會引發新的碰撞。香港要的是循序漸進的民主,「一步登天」不能解決香港的問題,也不符合事物發展規律。
愛國與國情教育
吳康民經歷過中國內憂外患的時代,有人稱其「老愛國」,他則說「愛國不分先後、愛國有早有遲」。那麼何為「愛國」?他先是引用鄧小平的話,說尊重自己民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和不損害香港繁榮穩定就叫愛國。
據此,香港有幾人不愛國?由此談及香港「人心回歸」議題。「我不大贊成把這作為一問題來提。」吳康民指,有市民對現實生活有些不滿,不能看作「人心沒回歸」。
新一屆特區政府即將上任,對新班子有何期望?「梁振英說會優先處理房屋、長者等問題。他當選後經常落區、接近民眾,不是在辦公室發號施令,相信他能努力做好。」
吳康民又提到香港年輕人,指他們對國情瞭解不夠,建議加強到內地交流。他本人就剛剛去了廣東烏坎,感慨當地「平靜、漂亮、生活很好」。近期他還在內地出版新書,以文會友,特首曾蔭權作序贊其是「少數能成一家之言的評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