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程相逢、戚紅麗、芮拴穩鄭州5日電】近年來,河南高院推出了一系列司法改革創新措施,比如推行司法公開,開展社會法庭試點、人民陪審團試點等。大部分法官對這些措施持肯定態度,但也有一些人仍有不同聲音。有人認為推進這些創新措施不是法院的本職工作,而且會牽涉大量精力,會影響法院的主業,是「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有人認為這些改革措施不會有長久生命力,甚至說將來張立勇不在河南當院長了,改革就不會搞了。
針對社會上出現的個別雜音,河南省高院院長張立勇進行了公開回應
張立勇:河南法院改革不是「走形式作秀」
7月4日下午,省高院院長張立勇專門在全省中級法院院長研討班上回應說:河南法院司法改革不是作秀走形式,不論張立勇做不做河南高院的院長,只要這些措施管用,肯定還會持久推行。
針對雜音,張立勇反問:我們是不是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實踐證明,河南法院的司法改革不是「走形式作秀」,這些措施確確實實解決了長期困擾法院的一些問題。
比如社會法庭,三年多來,我省法院受理案件數量穩中有降。再如推行「法官村長」工作機制,過去基層法院下鄉辦案遇到的最頭疼問題就是「送達難」、「尋找證人難」、「找被執行人難」,現在我們一下去,群眾就會主動地幫助我們找當事人、找證人、找被執行人;過去我們的警車進村子裡,老百姓看見都躲得遠遠的,警車陷到坑裡,群眾圍在旁邊笑,現在群眾就會主動地圍上來,幫忙把我們的警車推出來。
糾錯實踐:對錯案勇於糾正更能贏得群眾
近年來,河南法院在糾錯和問責的態度上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其中不乏一些質疑。一些專家、學者甚至法官提出,糾正錯案會損害司法權威。張立勇說,尤其是對處理趙作海錯案,不少人認為損害了法院的權威和形象。但「面子是別人給的,臉是自己丟的」,從近幾年糾錯的實踐來看,面對錯案,勇於承認、敢於負責,更能贏得群眾認可。張立勇說,對於發生錯案,決不能因為害怕改判後善後工作難做而拖延糾錯,決不能因為片面強調司法權威而拒絕糾錯,決不能因為個人或單位的得失而抵制糾錯。面對錯案要不遮掩、不迴避,只有這樣,群眾才會信服,老百姓才會相信法律,法律也才有尊嚴,才能夠真正樹立司法的權威。